团结就是胜利——欧阳平华东军大三年感悟:(下)

东岳军苑 发表于2016-07-14 17:26:09
第四,在政治工作中坚持以表扬为主,着重调动积极因素是加强团结的重要途径。由于人们思想觉悟的水平不同与观察问题的局限性,在各个时期存在这样那样的消极因素是必然的。如一、二期学员中,有的军队干部存在速胜论,南麻、临朐战斗失利后,有的又滋长埋怨情绪,保命思想,由地方转到部队的干部存有程度不同的家乡观念,地域观念,有的怕到野 战部队等。但这些同志爱憎分明,与根据地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对蒋介石恨之入骨,尤其北撤的同志恨不得要扒蒋介石的皮,这是基本方面,是主流。我们在多次政工会上,强调要看到学员的基本方面,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发现、扶植与表彰积极因素上。对某些消极因素和消极面,在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党的生活自觉进行自我批评,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我们还强调指出,政治工作就是要敢于大胆使用表扬的武器,运用先进典型推动全盘。把这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贯穿于创模立功, 进步运动的全过程中。在宣扬典型时,注意了兼顾工农干部与知识分子干部,军事干部与政工干部,来自主力与来自地方和不同地区的干部等不同类型。这样,既利于广泛调动 不同对象的积极性,也利于普遍增进团结。军大几期教学中,从机关到基层都比较活跃,数九严寒,夏日酷暑,学员坚持苦练,虎虎有生气,与重视调动积极因素有很大关系。记得一期开始,有的学员队对学员中消极的一面批评比较多,单纯批评不能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反而弄得大家情绪沉闷。后来有一个营、连干部队,改变单纯批评的方法,转为以表扬鼓励为主,引导大家振奋精神,开展优点大竞赛,提出高高兴兴上课堂,高高兴兴上战场,精神振作了,勤学苦练的劲头也来了。他们的做法受到来校视察工作的张鼎承同志的肯定和赞扬,在全校得到了推广。

第五、党的政策是党的生命,也是团结的保证。 我们有这样的信念:在学校多教育一个人,多团结一个人,党和军队就多增加一份力量。反之,如果学校轻易伤害一个人,抛弃一个人,党和军队就消弱了一份力量。土改查整中,我们一度也受到“贫雇农当家”等某些“左”的影响,但在军区党委正确领导下很快得到纠正,强调“普遍提高阶级觉悟,使不同成份的同志都得到进步”,没有组织批斗,伤害同志。对知识分子学员一直坚持团结教育的方针, 在工作方法上强调和风细雨,点滴入手,关心体贴,循循善诱,每一期效果都较显著。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打开济南后,军大驻西郊飞机场,敌机不断轰炸扫射,有一天就在校部附近丢了几个炸弹,把女生队的宿舍炸塌了, 女生恰巧在另一屋子开会,无一伤亡,但吓得她们有的当天跑回了家(家在济南)。经过帮助教育,没有发生动摇,离开学校的很快就归队继续积极学习,不到三个月便同其他的的队一起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大量的解放起义军官来到军大学习,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复杂和繁重。本着党的正确政策,对他们进行了教育改造、争取、团结的工作,除了形势教育,控诉教育,中国革命问题和社会发展史的理论教育,各级干部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而不歧视他们,这对这些学员向我党靠拢起了很大作用。他们经过教育,看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与蒋家王朝的末日,中国人民的出路和中国的光明前途,消除了对共产党、解放军的敌对情绪与疑虑,以至决心参加革命行列,站到人民方面来。有这么一件事,驻大店时,曾有几十个人暗中活动,企图集体逃跑到青岛去。经过控诉教育后,他们觉悟了,主动坦白交代了错误。但领导上对他们仍真诚相待,他们深受感动。另有一位姓齐的学员(原为蒋军师长马励武的副官)经过6个月的学习后,派遣他同其他10个同学一起回到蒋管区进行“第二战场”的工作。当他到达济南附近我方联络站最后一站时,托人捎回一封给他所在队的指导员的信。他在信上说:“明天我就迈出解放区了,大概后天就会到济南,我永远不会忘记这半年来的教育,不会忘记你和队长以及其他许多干部对我的帮助,我回到那边以后,会对得起共产党、解放军,对得起你们……”这是团结教育取得成效的典型事例。我校炮兵大队在鲁南战役中,将歼灭敌军快速纵队刚刚俘虏过来的驾驶人员经过短暂教育,就派他们把缴获的坦克、炮车开了回来,并由此首次建立起我华东第一支坦克分队。这些事例都足以表明我们争取团结解放人员的功效。
最后,严格管理,维护纪律,提倡互相监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增强和巩固团结重要内容。对此我们在每期都强调,而且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好的效果。对于执行纪律,我们坚持以教育为主。对违法乱纪情节轻者批评教育,情节重者给予纪律处分, 个别特别严重的,开会批判通报全校,甚至公审惩办, 以达教育大家、维护我军声誉之目的。
俗话说:万夫一心,众志成城。在战争年代,依靠团结,我们战胜艰难险阻赢得了战争胜利,现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依靠团结,我们一定会开创新的局面,赢得新的胜利!(作者:欧阳平)

浏览:57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