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就是胜利——欧阳平华东军大三年感悟:(中)

东岳军苑 发表于2016-07-14 17:26:44
第二,领导干部做表率是巩固团结的关键。一个近万人的学校,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从校的领导层到基层单位,没有发生过拉山头、闹宗派的现象,在各种会议和各项活动中也很少有过不利于团结的言论与行为,更没有听到过什么“关系学”、“以权谋私”的怪事,上下左右非常融洽,学校领导的正直公道,各级领导骨干以身作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军区副司令员兼校长张云逸同志早在北伐战争、十年内战、抗日战争时期就是驰名中外的名将,他德高望重,非常朴实,既坚持原则,又诚恳厚道。他多次来校检查和指示工作,每次都强调团结,要各级都搞好集体领导。记得在华东军大成立时,他在干部会上亲自宣读中央军委关于华东军大领导干部的命令,同时对每个领导干部的简历作了介绍。在讲到余立金同志和我时,都说明是经过长征的老同志,长期作过部队工作和学校工作,介绍到曾生同志时,强调他在大学读书时就从事革命活动,是东江纵队主要创立者与领导者;介绍张崇文同志时,特别指出他在苏联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过,在国内做过许多革命工作,介绍陈铁君同志时,着重说明他是刚从前方调来的纵队参谋长,打过很多仗,介绍李一文同志时,指出他长期在山东工作,熟悉情况, 筹建军大出了大力, 在讲到许彧青同志过去在马来西亚做过地下工作时,以诙谐的口气说:“他是个华侨,我也是个华侨”。他的海南口音很重,北方同志听了好象是说“他是个发条,我也是个发条”,说着他自已爽朗地笑了起来,全场同志也跟着笑了起来。接着他说,干部是党的财富, 是带头人,这么多干部在一起,只要相互学习,加强团结,一定能把学校办好,把党交给的任务完成好。他的这段话给我和到会的同志印象很深,教育很大。 后来学校直属队召开党代表大会,他又从军区前来参加。结束时请他讲话,他讲了全国和华东战场的形势,还强调一点:学校干部要带头加强党性锻炼,而考验党性,就看有无艰苦奋斗精神,能否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主动搞好内外团结。“三查三整”后,张校长还到学校住了一段时间,找了不少干部个别交谈,消除运动带来的某些消极影响, 鼓励干部焕发精神做好工作。他的言传身教,对军大影响很大,也使我在工作岗位上经常牢记“团结”二字。余立金同志主持校党委日常工作,他贯彻上级指示从来不含糊,对待人看上去很严肃,但实为宽厚,对干部总是热诚相待。凡是大事都拿到校党委讨论,特别是干部问题,坚持集体讨论,任人唯贤,从不个人决定。平时对政治工作、训练工作都很支持,政工会议, 训练会议他经常参加。 每次会议几乎言必讲团结。尤其是军大初创时期,在职干部和学员来自各个地区,他更带头倡导团结。如1946年11月初,校部刚合并组建起来,在校直首次干部会上,余副校长就动员校直机关要带头加强团结, 号召所有同志“互相虚心学习、不骄傲、不守旧、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互相取长补短”,同时提出“严禁 小广播,背后论长论短搬弄是非”。11月22日,军大第一次政工会议布置三个月政工计划,余副校长到会讲话,明确提出政治工作要把发扬英勇奋斗精神,把维护和增进团结放在第一位。我在军大工作一年多,和余副校长朝夕相处,从未听到他在背后说三道四。无论什么场合,他对曾生副校长以及学校其他领导同志都是十分尊重的。工作中他勇挑重担,见难而上。如第一期三大队有为数不少的学员是淮南地区的区县干部,抗日战争中他们一直在本乡本土坚持斗争。蒋军进攻解放区,他们从淮南撤退比较仓促,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埋怨情绪。余立金同志曾在新四军二师兼任淮南军区政治部领导工作,他数次到三大队参加党的会议,向学员讲话,引导大家既要想到解救家乡的父母兄弟,还要学好本领,立志解放全华东、解放全中国,使这批学员迅速安定下来。学校由胶东向渤海地区转移,华东局部分人员随校部行动。在情况比较紧急的关头,余立金同志身先士卒,夜晚提着马灯,冒着大雨,从堤岸到渡船来回奔走,亲自指挥,扶老携幼,到最后一批他才过黄河。当时校政组织科有位苏南北撤的女同志徐佩珍,带着孩子还怀了孕,余副校长亲自扶着她和孩子上了渡船。 这件事深深地印在了徐佩珍夫妇和其他战友的脑海里。东江纵队的许多同志都是在南方长大,过去从未见过下雪,第一次来到北方,从语言到生活习惯碰到不少困难。曾生同志也常下去到四大队、五大队亲自做工作,要东纵的同志“多向八路军、新四军老大哥学习 ”,“这是多年难逢的好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在校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倡导下,各地区之间、各大队之间相互谦让、相互学习蔚然成风。举一个小例来说,军大第一期开学典礼,为了庆祝大会师和欢迎远道而来的东纵同志,就把由东纵干部组成的五大队放在会场正中,这很符合全校同志的心意。东纵干部比较年轻,文化程度也比较高,很有朝气,部队一集合,歌声不断,拉拉队特别活跃,向其他大队学习的口号此起彼落,整个会场显得生气勃勃。以后开大会、看戏,几乎都是五大队坐在中间,大家都很乐意,这也无形间增进了团结的气氛。
在学校主要领导同志的带动和影响下,各级干部都能带头讲、带头做团结的表率。由华中雪枫大学组成的第一期二大队,在首次政工会上即提出把发扬阶级友爱、互相学习、加强团结、严禁小广播、小团体等自由主义现象作为学习公约的主要内容。在军大工作期间干部队伍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一是中层干部主动向兄弟友邻部队学习,二是基层干部处处以身作则。当时大队一级领导干部和机关的科处长,主要由红军和“三八式”干部组成,如艾明山、钟贤文、方中立、樊道余、周福兴、田长华等同志是经过长征锻炼的,余伯由、卢华等同志是抗战爆发不久就参加革命部队的大学生。有的同志过去长期在一个地区独当一面, 如谢立全、王作尧、杨康华等同志。他们在工作中既兢兢业业敢于负责,又经常讲兄弟部队、兄弟单位的长处和优点,很少夸功炫耀自已。基层干部都是老的营职干部,他们和学员整天吃住在一起, 同到课堂、同上操场,无论驻训、行军都和学员打成一片。训练掀起高潮时,天明前、熄灯后,学员偷偷到操场出小操、练投弹、练刺杀是屡见不鲜的。为了关怀学员的健康,不少干部深夜查铺,有的甚至彻夜不眠做说服劝阻的工作。1947年秋敌重点进攻胶东, 军大转移北渡黄河,正值河水暴涨,汹涌澎湃,地面大雨漪沱。雨刚停不久敌机就凌空打照明弹,轰炸扫射,我各级干部勇敢沉着指挥,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待安全渡到北岸后,又传黄河将决口,命令所有军民要迅速脱离水患险区。我们以急行军跑出数十里,十部带领部队秩序井然到达安全地带。学员都称赞干部以身作则,指挥得好。
我们注意提高在职干部的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凡较大的会议都有典型经验介绍。第一期毕业后,除各单位各部门总结工作经验外,校党委专门召集全校干部开会20多天,进行经验总结和典型介绍。土改教育时,分批组织轮训,所有在职干部都轮训一遍。干部们都反映受益颇大。政治水平提高了,工作能力加强了,团结自然也得到加强。

第三、课堂和操场是增进和检验团结的主要场地。军大成立不久,校党委会和校政工会议都专门讨论了校风间题。大家一致认为,抗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就是军大的校风,继续发扬抗大校风要特别强调“实事求是,团结互助、刻苦耐劳,英勇顽强”。 军大的主要任务是训练, 要把这些传统作风贯穿到课堂、操场和各种实际活动中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无论军事政治训练,都坚决贯彻群众路线,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军事训练中广泛开展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 政治教育也充分发扬民主,让大家敞开思想, 自由辩论,发动群众自已总结经验。学习中大力开展革命竞赛,扶持与表彰那些勤学苦练,深思钻研,成绩显著的尖子,又普遍开展学习互助活动,使一个组一个队都得到集体进步。如第一期的立功创模运动,第二期的进步运动,第三期的土改教育,新式整军运动,第四期的控诉、坦白运动以及各期中的行军转移等等,都把搞好团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团结既是搞好这些活动的保证,又是检验这些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志。团结好坏是评定一个单位工作优劣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个人评比鉴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期训练中,我们在全校各个中队都普遍开展了团结互助运动, 学习上互教互学,思想上生活上相互帮助。朱传春、井彩、雷保华、申明德、李宇光等等学习模范,同时也是团结互助的模范。可以说团结之风渗透到军大的各个单位,各个角落。团结、学习、工作密切结合着。军大所以能如期地一批一批把学员输送到前线,这些学员在不长的时间内在政治思想与军事业务上普遍有
一个明显的提高,是与发扬集体英雄主儿深入开展团结互助分不开的。(作者:欧阳平)

浏览:89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