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柏生同志简介:

周柏生曾用名周陶。男,汉 族,1920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嵊 县(现为嵊州市)人,高中文化, 1938年7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曾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 电台台长。 主要业绩:1937年,抗日战争 爆发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 动。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后,经党组织推荐,为了 开展中学校里的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到宁波高级工 业职业学校(简称宁波高工)学习,他在学校学习期 间积极领导抗日救亡工作和大力完成党的任务。在 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担任了嵊县同乡会主席、学 生自治会宣传募捐委员会主任。1939年下半年任宁 波高工党支部书记。先后发展了30多位同学加入 党领导的半公开群众组织“学生周刊社”,从“学生周 刊社”社员中发展了9名共产党员。宁波高工的学 生抗日救亡运动被当时的浙江省委评为全省中学校 中开展得最好的一个。1940年上半年,由于积极开 展地下党的抗日救亡活动,引起校方不满,受到迫 害,取消公费生资格,被迫退学。经党组织派遣,到 前王小学当教师,并担任中共鄞县县委学生工作委 员会书记。1940年8月,经党组织派遣,调任嵊县坎 流小学校长,地下党支部书记,该校实为中共绍兴特 委和嵊县县委的联络机关。期间还担任了区委委员、 嵊西县工委委员。同时以校长身份与当地中上层人 士接触联系,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1942年10月,调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工作。先后任 中队指导员、支队组织股长、大队教导员、为浙东四 明山、会稽山地区的抗击日军侵略,建设游击根据地 作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 军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改编为华东野战军一纵三 旅(后改为三师)。在解放战争中,转战华东战埸,先 后参加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 江、解放上海等大战役,在淮海战役中荣立三等功。 期间历任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在战斗中两次 负伤,评为三等甲级伤残军人。任战斗部队政工干 部时在第一线指挥作战,经历了极其艰苦危险的环 境,园满完成了任务。1949年3月,一纵三师改编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20军60师。1950年朝鲜战争爆 发,同年11月入朝参加了第二、第五次战役和华川 阻击战,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60师178团政 治处主任,副政委。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178团的 战绩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领导的嘉 奖。入朝作战在环境艰险、气候严寒、敌我装备悬殊 的条件下,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战胜了美军,把美军 打退到三八线以南。1952年5月至1953年7月,因 需要加强外俘管理工作而调任志愿军政治部外俘管 理处五团副政委、团党委书记。在从事外俘管理的 特殊战斗中,遵照周恩来总理“对外俘的管理教育应 以反对战争,争取和平为主题”的指示,严格执行我 党、我军的各项俘虏政策,认真做好战俘的思想转化 工作。使战俘管理工作在朝鲜战争的停战谈判中发 挥重要作用。使中朝人民的正义事业获得了世界人 民的同情和支持。1953年9月回国,调中国人民解 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工作,1958年9月调任浙江军 区政治部联络部部长。1962年11月参加了中印边 境自卫反击战。在中印边境东段瓦弄地区做接管印 俘工作。印俘工作具有配合军事斗争、外交斗争和 扩大我政治影响的重要作用,政策性很强。忍受高 原的恶劣环境、气候条件以满腔的革命热情和认真 负责的工作态度圆满地完成这项任务。1963年6月 30日受到中央军委副主席贺龙元帅、杨成武上将、 肖华上将、甘泗淇上将等领导接见。1965年调任福 州军区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1975年9月担任中国 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台长。在参加革命工 作69年中,从事对台湾工作三十年,为部队的政治 思想工作和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很多的贡献。 1955年授中校军衔,1962年授上校军衔。荣获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三级国旗勋章和二级独 立自由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三级独立自由 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三级独立功勋荣誉章。1982 年11月离职休养,为副军职。离休后,老有所学,老 有所为。上老年大学学习书法,经常参加部队和地 方的书画团体活动,在书法方面获得优良业绩的同 时,对保养身体健康也起到益处。曾任福建省新四 军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社科联理事、《大江南北》杂 志社福州联络站主任。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宣传 爱国主义尽心尽力。达到老干部一保革命本色,二 保健康长寿的目标。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周柏生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