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坤同志简介:

李建坤,高泽镇焦家庄子村人,1928年2月出生,1946年9月加 人中国共产党。建国前,作为地下党员,冒着生命危险,长期从事秘密 工作,为山区党组织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建国后,先后担任村合作社社 长、出纳等职,默默无闻地忠实履行职责。 与硝烟弥漫、炮火喧天的战场相比,地下工作者像是一场无声的 苦旅,其危难没有因为它的寂寂无声而减少分毫。1946年秋,在本村 共产党员陈树学地介绍下,李建坤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五莲 没有建县,党组织处于秘密状态。李建坤的公开身份是村里的民兵,在 暗中积极参加党的活动,与党组织保持秘密联系。“那时候,开会没有 固定地点,条件非常艰苦,有时在玉米地里,有时在小树林中,四面都 有站岗的。”老人清晰记得当年开会的场景,“党员的身份不敢对外讲, 家里人也不能说。”为躲避国民党的检查,为了能够把信件送到目的地,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一旦被查出,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有些地 下党员晚上出去工作,一夜未回,第二天才知道被人杀害了。”一次,李 建坤为及时把村里反动分子盼隋况向党组织报告,把情报放在拾粪筐 里,上下都放上大粪,躲开了敌人的检查。多少个秘密独行的深夜,甚 至比漫天炮火的前线阵地更加恐怖,但他以过人的胆量,机智地完成 了秘密任务。为了革命形势的需要,他还主动接近反动分子做工作,促 使他们支持革命,为巩固和发展山区党组织作出了积极贡献。 “部队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服务到哪里!”作为支前民兵的 李建坤,踊跃出工支前,投身到支前队伍的洪流。1948年秋,李建坤积 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加入到胶东军区组织的支前民兵队伍,并担任 副排长。李建坤带领民兵,跟随渡江部队一路南下,有时冒着连绵阴 雨,踩着泥泞道路,为部队运送粮草、救护伤员。1949年4月,支前队 伍到达长江北岸,配合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当时,排长去团部开会, 支前民兵排由李建坤负责。在萧瑟的黑夜中,看到对岸炮声隆隆,火光 震天,眼前摆渡的小船时不时被炮弹打落水中,很多人打起了退堂鼓。 李建坤积极做好支前民兵的工作,讲形势、讲纪律,稳定队伍。最终高 泽区支前民兵团42人,一个不少地到达长江南岸,为配合第三野战军 占领南昌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随军支前,出生人死;回家务农,勤恳敬业。1949年秋,渡江战役 结束后,李建坤跟随华东支前部队胜利返乡。回到家乡后,他积极参与 到村里的革命和建设,先后担任村合作社社长、出纳。合作社初期,村 里很多人看不清形势,不愿意人社,李建坤不分白天黑夜,挨家挨户苦 口婆心地做工作,向他们讲述人社的好处,积极动员大家人社。社里有 几家烈属户,家里没有劳力,队里分粮食,他们无法弄回家。特别是秋 天分地瓜,分完就是黑天半夜,李建坤带领几个人帮他们送到家。有人 不理解提意见,他说:“人家男人为了革命,都把命搭上了,咱不照顾人家行吗?”在他担任村出纳期间,认真遵守财务纪律,扎实履行岗位职 责,把村里每一分钱都管得清清楚楚,当好村的“内当家”,受到村民称 赞。 用生命换来的奖状勋章,理应视为荣耀。但李建坤老人却居功不 傲,默默地将支前二等功奖状藏在箱底,坚守半个多世纪,从未示人。 2015年秋,87岁的李建坤因病进入医院,三天三夜高烧不退、神志昏 迷。儿女们在整理老人物品时,发现在一个老旧的木箱底,有一个用方 便袋包裹的牛皮纸袋,打开后,发现是一张华东支前司令部政治部颁 发的奖状。虽然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洗礼,奖状已泛黄,但字迹 依然清晰:“胶东军区五莲县高泽区焦家庄子村支前民兵李建坤同志 在江南战役中胜利完成任务,经评委会评议为二等功”。直至此时,人 们才知道这光荣而辉煌的“秘密”。而李建坤很坦然:“比一比牺牲的战 士,想一想受伤的民工,我这样做很应该!” 如今,老人已值暮年,对秘密入党、居功不宣无怨无悔,对村“两 委”工作、党员活动热心支持,仍然保持着支前模范的精神风范。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红莲

我是李建坤的晚辈

入驻晚辈
  • 红莲
    红莲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