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臣同志简介:

徐德臣,叩官镇南回头村人,1927年10月出生,1946年2月参 军,1946年10月入党。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排长,带头报名参加了 西藏剿匪,身负重伤,两次荣立战功。退伍后担任村大队长、党支部副 书记,不搞特殊,发挥着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不管在军旅生涯十 余载,还是担任村干部十年多,徐德臣始终牢记党员责任,无论做什么 事,都履行着“我是党员,我带头”的诺言。 “我1946年2月参军入伍,10月就人了党,成了党的一个兵。”徐 德臣引以自豪地说。做为在旧社会苦难日子中长大的徐德臣,从小就 爱听打鬼子的战斗事迹,听解放军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的故事,萌 生了参军愿望。1946年2月,年仅18岁的徐德臣参军入伍,成为公安 13师38团4连的一名战士。因表现积极,于当年10月光荣加入了中 国共产党。当时入党都是秘密的,徐德臣牢记连长的话,党员要在队伍中起带头作用。入党后他担任支部委员,积极督促检查各小组的工作, 带头搜集工作情况,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对支部交付的工作,以身作 则,主动带领战士完成。在班内,他注重团结,配合新调来的班长做好 班内工作,于1951年5月获得38团一营党委会的党内奖励。 荣誉的取得,使徐德臣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在关键时刻,他 总是挺身而出,彰显了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1955年,正值西藏 动乱,土匪横行,山东省公安总队派出部队去西藏剿匪。到西藏剿匪十 分不易,既要克服恶劣环境气候的影响,又要冒着付出生命代价的危 险。在报名参战会上,徐德臣站出来,第一个报名参加,大声说:“我是 党员,就要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在那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地剿匪极为 困难,有时露宿在荒天野地,披星戴月,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甚至 没有干净水喝。”徐德臣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两眼泛起泪花,“土匪经 常手持枪支,趁着半夜天黑偷袭地方政府,扰乱社会治安。土匪有时二 三十人,有时两三百人,身边的战友有时不知不觉就消失了。”每次冲 锋他都在最前面,因作战勇猛,被提拔为排长。一次进山剿匪,在战斗 中他看到土匪投掷过来的手榴弹,立即把身边的战友推了出去,自己 却倒在了血泊中。等他醒来,胳膊被弹片炸穿了,留下永久的伤疤。在 西藏剿匪中,先后荣获三等功一次、四等功一次。 徐德臣参军10余年,家庭重担全部落在妻子身上,落下了病根, 儿子也不认识他。1958年徐德臣脱下承载满腔热血、儿时梦想的军 装,退伍回家务农。1978年担任村大队长,1984年担任村支部副书记, 一千就是十一年,带领村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库,大搞养殖 业。在村里尽管也是个“说了算”的干部,但他从不搞特殊。一次串门的 邻居曾用异样眼光、诧异地问他,“您当干部的也吃蒸地瓜秧子这饭?” 徐德臣说:“咋,当干部的就得两样?”唯一的儿子也没安排城里的工 作,至今在村务农,儿子有时找算他,“没本事,白为国家出那些力”。他教育儿子,“种地咋啦,靠本事吃饭,种地也光荣”。村里发生矛盾纠 纷,他总是主动“插一脚”,无论村民有什么事,他总是第一个参与。 “他这个人干事认真,凡是有重活累活都抢着干、带头干。”村里的老 人这样评价他。 如今,89岁的徐德臣和儿子相依为命。虽然身体不好,记忆力减 退,但经常唠叨:自己是一名党员,党员就要带好头。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红莲

我是徐德臣的晚辈

入驻晚辈
  • 红莲
    红莲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