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有乐同志简介:

赵有乐,男,五莲县于里镇赵家辛庄村人,1928年 2月出生,1946年6月参军,1946年12月加人中国共 产党。1946年6月,入伍莒北县县大队;1947年,在春 胶东军区特务团;1947年秋,在二纵;1953年1月参加 抗美援朝,任21军61师182团副连长;1955年5月 复员;1955年至1956年,任赵家辛庄村党支部党小组 组长;1958年11月至1966年,任赵家辛庄生产队长; 1970年1月至1976年10月,任赵家辛庄村文革主 任。荣获三等功2次、四等功1次。赵有乐,于里镇赵家辛庄村人,1 928年2月出生,1946年6月参 军,同年1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入伍后编人莒北县大队,后加入胶东 军区特务团、二纵。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 战场上面对生死关头,勇敢站出来、冲上去,多次负伤,先后荣获三等 功两次、四等功一次。 入伍半年,表现突出,火线入党。1946年,年仅18岁的赵有乐积 极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参军,入伍后作战英勇,表现突出。“打仗就有 牺牲,只要枪声一响,就要舍生忘死,拼命杀敌!”靠着这股拼劲,赵有 乐在入伍半年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赵有乐忠实地履行 着自己的入党誓言,按照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苦练杀 敌作战本领。 参加过多次战役的赵有乐,对淮海战役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对面的敌人黑压压一片,子弹在耳旁嗖嗖而过,炮火异常猛烈。看到身边 的战友被炸伤倒在跟前,我带头俯身去救,在扶起战友的瞬间,敌人的 子弹穿过我的左腿,血汩汩向外流,腿上、鞋里都是血,当即昏迷。苏醒 后,班长让我下去,我说,我的任务没有完成,不能下去。经过简单包扎 后,便咬着牙忍着痛拖着受伤的腿继续坚持战斗,直到结束。”赵有乐 把生死置之度外,坚决不下火线,在淮海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四等功各 一次。 “国家有需要,党员冲在前。”解放战争结束后,本以为能够回家过 上安稳的日子了,前方又传来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呼声。“我 去!”赵有乐带头报名参战。1953年1月,赵有乐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并任副连长。异地作战,困难可想而知,一口炒面、一口雪就是志愿军 生活的写照。“刚去的时候天气寒冷,夜间零下十几度,没有棉衣棉鞋 穿,每个人都被冻坏了手脚,补给也跟不上,几天吃不上饭都是常事, 有些年纪小的都哭了……”赵有乐哽咽地回忆起那段烽火岁月。在战 场上,流血牺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大 家都麻木了,赵有乐带领战士们一个劲往前冲,跟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抗美援朝战争在老人眼里就是生命的较量,他告诉我们,当时美军被 志愿军称为“少爷兵”,到哪里都要搭帐篷、通电、吃罐头,而我们志愿 军即使没吃没喝也会坚守阵地,拼尽最后一颗子弹。因为表现突出,在 抗美援朝战争中赵有乐再次荣立三等功。 革命战争年代出生人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遗余力。1955年5 月,赵有乐复员回到赵家辛庄村,先后担任村党小组组长、生产队长、 革委会主任等职务。在担任革命会主任负责村级工作期间,赵有乐始 终坚守自己在部队良好的作风,坚持抓革命促生产,带领村民积极响 应上级方针政策,坚持整山治水、治岭修路、植树栽果,努力增加集体 收入,改善村民生活。群众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他第一个帮助解决;艰苦危险工程动工之即,他第一个出现。党员干部时刻走在群众前 头,永远站在第一线,成为赵有乐始终的坚守,他以共产党员的模范 带头作用,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认可和信赖。 “俺是在枪林弹雨中活下来的,能够活到现在,已经很满足了。” 朴实的话语,透露出老人的乐观与豁达,表现出对今天来之不易的幸 福生活的知足。年近90岁的赵有乐尽管腿脚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灵 活,但对于村里的发展,他时刻记在心头,对于村里的支部生活,他积 极参加,对于邻里间的矛盾,他出面调解……彰显了一名老党员忠心 为党、热心为民的政治本色。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红莲

我是赵有乐的晚辈

入驻晚辈
  • 红莲
    红莲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