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占永同志简介:

徐占永,石场乡上石屋村人,1928年3月出生,1948年1月入党。 68年党龄的他从14岁担任村文书开始,历任民办教师、村治安主任、 合作社社长,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既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轰轰 烈烈,始终坚守“是党的人就要听党话跟党走”的执着。 徐占永从小饱尝旧社会苦难,闹翻身、求解放、谋幸福是他听党话 跟党走的初心。石场一带是五莲山区党组织开展活动较早的地区之 一,也是中共鲁东南特委进驻地。少年时期受党的影响,积极参加党组 织的各种革命活动。11岁曾做过两年私塾陪读,粗识文字。14岁担任 村文书、儿童团团长,带领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查路条,积极参加打土 豪、分田地和抗战宣传工作。由于他思想上进,追求进步,表现突出, 1948年1月,20岁的徐占永在党旗下庄严地举起右拳,向党宣誓加入 了党。 入党后,徐占永始终牢记党旗下的誓言,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 在土改运动中,为了贯彻党的“耕者有其¨’的土地政策,实现真正意 义上的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他不怕得罪人,不怕打黑枪,大公无私, 仗义执言,积极组织人员丈量土地,合理评定土地等级,在政策宣传、 土地数量、好坏均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群众的拥戴和信任。 “党组织安排民工支前,党员必须冲锋在前。”面对随时都有可能 牺牲的支前民工任务,徐占永总是坚定地走在最前面。解放战争时 期,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部队急需大批运送弹药和军需物资的支前 民工。民工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处境很危险。每次支前任务,徐占永不 但自己主动参加,还积极动员亲属参加支前。他先后参加了解放蒙 阴、沂水、孟良崮、莱芜战役的支前工作。在300多人的支前民工队 中,徐占永除和其他人一样肩挑人抬军需物资外,还兼任司务长、征 粮小组长等职务,工作异常繁重。为了圆满完成任务,他们有时昼夜 兼行,及时将军粮、弹药送上前线,把伤员抬下火线。在蒙阴战役中, 徐占永带着民工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破层层火力网,抢救出被敌 人包围的百余名伤员,并沿着崎岖不平泥泞发滑的羊肠小道,日夜行 军把伤员送往黄河北岸野战军医院。每次运送弹药和抢救伤员,徐占 永总是不顾个人安危,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圆满完成任务,得到部队 首长的表扬。 建国后,徐占永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坚贞信念,哪里需要就 到哪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重点建设 项目大都采用人工大会战形式来完成。在上石屋村,凡有外出施工任 务,徐占永都带队前往。先后参加了治淮工程、修建淄博张店张北铁 路、江苏沙河县治理河道、管帅公路建设、龙潭沟水库初建等多项外 出工程建设。他带领民工吃住在工地,劳动强度大,生活艰苦,有时长 达三五个月,工程最危险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民工在他带领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出色地完成了每次任务。 “党员带头是责任,受到委屈要忍耐。”这是徐占永对党员身份的 理解。20世纪60年代,远离县城的小山村文化生活贫乏,部分村民形 成了聚集喝酒、赌博等不良行为。为解决这个问题,徐占永开动脑筋, 想方设法,决定利用丰富文化生活的办法来消除这种现象。他亲自到 青岛购买戏班道具、戏服、乐器等,组织村演出队排演《东方红》《浏阳 河》等传统戏剧,组织村民扭秧歌。演出队渐渐出名后,徐占永带宣传 队到日照、莒县、沂水等地宣传演出。既解决了聚集喝酒、赌博等不良 行为,还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文革”期间,村内有人写大字报批判 徐占永唱老戏,不突出阶级斗争,受到了批判。徐占永始终坚信跟着共 产党走不会错,他一边忍屈检讨,一边坚持工作,表现出一名党员无怨 无悔、光明磊落的品质。 每当村里人提起往事,年近90岁高龄的徐占永总是说“我是在党 旗下宣过誓的,一辈子都是党的人,听党话跟党走是我这辈子的无悔 选择!”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红莲

我是徐占永的晚辈

入驻晚辈
  • 红莲
    红莲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