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兰同志简介:

高维兰,女,潮河镇潮河村人。1930年12月出生,1948年4月加 人中国共产党。她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 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勇敢正直、嫉恶如仇、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17岁担任村识字班队长、青年书记,18岁入党后担任支部委员。她虽 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一生听党的话,做平凡事,在平凡中彰显 出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打地主、斗恶霸,减租减息、反奸诉苦,高维兰发挥了带头作用” 群众评价说。五莲山光明寺是明朝万历年间所建,拥有土地100多 倾,五莲山下周围都有他们的佃户。寺内和尚仰仗官府,独霸一方,为 非作歹,鱼肉百姓,对佃户除了严重的地租和高利贷剥削外,还巧立 名目,横加勒索,佃户们不但每年要向他们缴纳地租,而且还要无偿 地给他们打工出差,稍有怠慢,就会遭到毒打。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恨之入骨。1946年,按照上级组织的安排部署,高维兰带领识字班、青年 队,走街人户,深入受苦百姓家庭,宣传党的政策,消除老百姓的思想 顾虑,动员群众团结起来、齐心合力,与地主恶霸作坚决斗争。在她的 带领下,群情激昂,诉苦的人越来越多,深入揭批地主恶霸的罪行,昔 日凶神恶煞的地主恶霸,在人民群众面前低下了头,使祖祖辈辈遭受 他们剥削和压迫的老百姓扬眉吐气,懂得了团结起来翻身做主人的 道理。 跟党走、听党话,做老百姓的靠山。高维兰1948年4月加人中国 共产党,并成为支部委员。当时村支部成员只有3个人,人手少,工作 头绪多,上级组织安排的工作紧锣密鼓,整天忙的脚不沾地。广大群 众虽然政治上翻身得解放,但生活仍然有许多这样那样的困难。她和 党支部一班人从一捆柴草、半瓢地瓜干做起,带头为群众排忧解难, 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运动,处处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正是 由于她和党支部成员们的身先士卒、无私奉献,党支部在广大群众中 提高了威望,得到了拥护,使群众认识到共产党是为老百姓办事的, 是值得信赖的靠山。 “参军青年是我们的好兄弟,军属的家就是我们的家”。高维兰在 动员青年参军参战时如是说。为充实壮大主力部队,向部队源源不断 的提供兵源,高维兰带头做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发动工作,使广 大群众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就没有好日子,不打垮国民党, 好日子就没有保证。通过大力宣传“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弟弟送 哥哥,哥弟争参军”的典型事迹,引导群众树立“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的思想,鼓励青壮男子积极参军;组织村中妇女、识字班走进符合参 军条件的人家,逐家逐户的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放下包袱,支持家中 青年男子参军;对于军烈属家庭,组织村里的妇女经常到他们家中做 思想工作,纾解他们的心情,帮助他们解决烧柴、挑水、推碾等家务困难,做军烈属的贴心人;组织劳力无偿为军烈属耕种、锄草和收割,解 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支援前线将士,组织妇女为部队做军鞋、筹军 粮,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尽到了绵薄之力。 “不管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岗位,坚决听从组织安排,努力干 好每项工作”。高维兰在一份申请书中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1948年至1949年,当地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群众的生活异常困难。党 组织为了克服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采取许多措施,解决老百姓的 吃穿问题。每一项措施、每一项任务都由党支部成员组织实施,高维 兰总是积极参加。她经常参加上级召开的会议,渴了,喝口路边的泉 水;饿了,啃口自备的地瓜秧面与地瓜面掺和在一起蒸的窝窝头;布 鞋破了,赤着脚赶路,从未耽误会议,影响工作。因高维兰组织落实上 级工作扎实有效,做农村和妇女工作积极主动、成绩突出,1952年被 借调户部乡,协助组织生产救灾、节约度荒、支援前线的工作,以后被 安排到户部供销社工作。1961年因经济困难,上级政府要求在职职工 自愿申请到农村第一线去。身为党员的高维兰,主动响应党的号召毅 然回到村里,在平凡的生活中默默地履行着党员义务。 高维兰回村后,积极参加生产队劳动,全心全意支持党支部的工 作。特别是把“听党的话、做平凡事”作为家风被传为佳话。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红莲

我是高维兰的晚辈

入驻晚辈
  • 红莲
    红莲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