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孝同志简介:

徐文孝,潮河镇王家埠村人,1932年7月出生,1947年7月参军, 1948年7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当兵11年,一直担任卫生员,跟随部队 从山东转战至江苏、江西、福建等战场,参加战役十几次,1953年从朝 鲜战场负伤回国,先后荣获“渡江、和平、淮海、胜利、抗美援朝”5枚纪 念章。在战场上,坚守“抢救伤员就是与死神赛跑”的执着,把生死置之 度外,受到战友们称赞。转业后,曾10年担任村赤脚医生,热心为村民 服务,受到群众信赖。 立志参军、报效祖国是徐文孝从小的愿望。1947年7月,徐文孝 看着身边的伙伴报名参军,胸戴红花,光荣加入到人民军队,他心潮澎 湃,彻夜难眠,决心参军入伍。因为他年龄略小,就强烈央求父母跟带 兵的首长说情,部队领导被感动,破格吸收入伍。最终年仅15岁的徐 文孝实现了参军入伍的愿望,加入到第三野战军25军73师218团。 卫生队是部队救死扶伤的重要保障,卫生员必须苦练抢救伤员的 技术和本领。入伍后,徐文孝被安排到后勤卫生队工作,虽然没有直接 在战场上与敌人拼杀,但他把岗位当做战场,拼命学习抢救伤员、减轻 伤员痛苦的技术,很快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卫生员。 “伤在战友的身上,痛在我的心里。”徐文孝回想起抢救血肉模糊 的伤员战友,眼角含着泪花。1948年至1949年,他随部队先后在山 东、江苏、江西、福建等战场,参加大小战斗十几次。战争无情,受伤战 士很多,有时甚至很严重。在战场上,徐文孝总是小心翼翼地为伤员战 士清洗、包扎伤口,冒着枪林弹雨给伤员打针、吃药、送水、喂饭。在后 方卫生队,他无微不至地为伤病员热心服务,给重伤员端屎端尿,深受 伤病员的爱戴。因工作积极、表现突出,多次被授予嘉奖。在部队大熔 炉里,徐文孝得到锻炼、教育和成长,日渐成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1948年7月,入伍一年的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梦 想。入党后,更加积极工作,全力做好伤员抢救和康复工作。 抗美援朝战争是徐文孝参加的最惨烈、印象最深的一次战争,他 在朝鲜战场上一待就是3年。在一次战役中,他身负重伤,坚持不下火 线,不分白天黑夜,忘我抢救伤员,至今留有残疾。1950年10月他随 部队参加抗美援朝。1951年4月的第五次战役,战斗非常激烈,伤员 很多,救护治疗任务异常繁重。徐文孝在战地救护所不停地为伤员清 洗伤口、包扎固定,又不停地派人把重伤员转运到后方大医院。“在抢 救中,药用完了,就从缴获敌人的救急包中把药收集来使用;绷带不 够,就把敌人投下照明弹的降落伞撕成布条消毒代替;药棉没有了,就 把棉衣里的棉花掏出来煮沸消毒后使用。”徐文孝老人说。在狭长、低 矮、潮湿、昏暗的坑道里,伤员们并排躺着。坑道口挂着厚厚的防弹帘 子,一盏小马灯白天黑夜地闪着微弱的灯光,洞内显得昏暗沉沉,充满 了血腥、汗腻、煤油气味。徐文孝每天要为伤员们清洗伤口、打针、换药、喂饭,还要背着伤员大小便,不分昼夜紧张工作,常常忙得顾不上 吃饭、睡觉,饿了吃一把炒面,困了就伏在膝头上打个盹。他和战友们 坚持与死神赛跑,力争多抢救一名伤员,多救活一名战士。1953年,在 一次抢救伤员时,被美军炮弹炸伤,因伤势严重回国治疗。部队安排 他到济南军区健康团,参加培训学习和疗养,现在留下了二级残疾。 “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徐文孝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1958年2月,徐文孝退伍转业,被安排到五莲机械厂工作,他刻苦钻 研,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1963年回村,在林果队担任技术 员期间,认真学习研究果树栽培、嫁接等新技术,使村的林果业得到 较快发展。1971年至1981年看到村里缺少医生,徐文孝又拾起老本 行担任了村赤脚医生。10年里,他处处为患者着想,上门服务,为病人 打针送药,热心服务。10年里,他日夜奔波、随叫随到,没有半句怨言, 受到村里干部群众的一致赞扬和喜爱。 如今,84岁的徐文孝虽然记不清自己有多少个夜晚因为伤员不 能睡觉,也记不清有多少个雪天雨天行走在行医的路上,更记不清抢 救的患者人数有多少,但他永远记着:我是卫生员,救死扶伤、患者第 一是天职;我是一名党员,全心服务、模范带头是本色!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红莲

我是徐文孝的晚辈

入驻晚辈
  • 红莲
    红莲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