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鲁同志简介:

回忆在兵站工作的日子里 南大鲁 1948年6月1日收复泗水城,华野 七纵六十三团进驻泗水县城。县委、县 人民政府,县独立营同时进入。常山庄 的秧歌队和城里的各界人士列队在小 东门外道路两旁,燃放鞭炮、敲锣打鼓, 欢迎解放军进城。进城后首要任务就 是稳定局势,搞好治安、发动群众、恢复 生产。经县委研究同意,全县共划分十 个区,即:城关区、戈山区、孙徐区、张庄 区、苗馆区、卞桥区、黄沟区、北顶区、中 册区、柘沟区,隶属尼山地委、行署领 导。县委书记兼政委周航,县长李健主 持全面工作。当时没有电话,没有交通 工具,只有三匹马,分别给政委、县长、 独立营长使用。刚解放,泗水城经济相 当落后,商业店铺很少,一个商店(美华 兴)经营少量的百货。一个布店,店主 刘作君,算是泅水最大的商人。还有两 个小饭铺,买卖全靠五天一个城里 大集。 到8月间,各区都相继建立了粮 库,为了支援前线,粮库改为兵站。北 玉沟兵站大约在七月建立,原打算建在 县城,为防敌机轰炸改建在北玉沟,实 烽火岁月 际是县兵站。原粮库主任姚全岱任站 长,周兴甫为会计,宋振其为保管,李崇 生为出纳,颜廷友、孔令田为工作人员。 我与县财粮科朱庆勋副科长协助北玉 沟站工作。姚站长平时叫我小青年,后 来卞桥兵站也于8月间建立,随之我被 分配到卞桥兵站。站长姜立生(淮海战 役结束后和姚全岱同志一起随军南 下),会计来浩(原名来养兰),保管王 海峰,出纳楚万年,我为见习会计,工作 人员刘培会。人手不够又从村里临时 抽调5名财粮,县财粮科杜显楷和区文 教助理协助工作。 1948年8月间,华东野战军的三个 纵队已包围了济南。为阻止国民党新 五军北上打援,曲阜和泅水两县民工将 吴村至兖州的铁轨扒掉。淮海战役打 响之前又得修复,这就需要道木,记得 泗水县分的任务是1500根。全县10 个区保证完成任务,木质要求全是槐 木、柏木。各分区委积极组织各村木工 赶做枕木,如期完成了任务,分别送往 吴村、兖州火车站。济南战役结束后, 北玉沟兵站受命接受了300名伤员,安 置在大李白庄。姚站长立即派联防干 部协助兵站,解决伤员居住和食品供应 问题。为使伤员早日恢复健康、重返前 线,大李白庄村长周国信发动群众献出 鸡蛋500个、粉皮60斤以及烧材蔬菜 等。妇女姊妹团帮助伤员洗衣服、被 单、被套50多条。为了让伤员住好,新 婚不久的张俊梅将新房让出,安置较重 的伤病员。全村121户群众有86户回 民,伤病员和三所的医生、护士很尊重 少数民族的习惯,帮助回民摘棉花、剥 花生,担水、打扫卫生,军民关系十分 融洽。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很多 县、区干部调往泗水县支前委员会,组 成了担架队、车子队、挑子队,开往前 线。当时县委提出的主要任务:1.供粮 支前;2.恢复生产;3.扩军提干。各兵 站主要负责调拨和筹借粮食,各区、联 防(相当于小乡)、村都成立了支前小 组。组织妇救会姊妹团,将谷子辗成 73米(100斤谷子出73斤小米),将小 麦磨成81面粉(100斤小麦出81斤面 粉)。同时发动青年妇女做军鞋,任务 是100双- 200双。茶缸套、钢笔套由 各村支前小组自定。各兵站分配军粮 任务,第一期小米、白面各为10万斤。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玉沟兵站和卞 桥兵站组织400辆大车(二把手车)和 小推车,从泗水出发,民工们一路顶风 冒雪,日夜兼程,突破重重困难,用木轮 小车沿着崎岖不平的道路艰难行进,将 小米、白面运到徐州东南的碾庄和双堆 集华野三纵、八纵一线兵站。运输路 上,还不时有敌机轰炸,李崇生同志、来 浩同志都是在这次支前运输中被炸伤 的。玉沟兵站周星甫同志,是泰安人, 从1945年参加革命以来因无固定工作 地点,一直没有往家写过信。后其父听 说儿子在泗水工作即来看望,老人来泗 城后,同志们将津贴凑起来打酒、买菜, 热情招待了一顿饭(供给制时的津贴类 似现在的工资,每月3万元北海币)。 第二天上午,老人被敌机当场炸死。当 时,我在卞桥兵站听说后非常悲痛。 我和姚站长接触较多,经常结算军 粮,互通有无。他是一位非常温和诚实 的领导干部,长期的支前和战争,磨练 考验了他,使其成为一位坚强、能干的 支前运输指挥员。他不怕苦不怕累,凡 是较困难的工作,都争先恐后的去干。 他的两只手全都冻成疮,身上长满疥, 睡觉很少脱衣服。工作条件更差,白天 到各村催军粮,晚上将军粮送往兵站 (为躲避敌机白天轰炸),夜里点上油 灯,把收缴的军粮用木杆称。过称后写 个收条给各联防村,帐本是一本日记 账,一本总账(分类),收条上军粮第二 年均顶了公粮。遇到过军队,不管白天 黑夜,全兵站的同志都不能休息。后来姜站长让我和刘培会同志到支前模范 村大厂工作,这里是卞桥区第三联防一 个较大的村庄。该村群众有着光荣的 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 间,为革命工作做出过巨大贡献。淮海 战役打响后,全村196户、825人中, 80010以上的青壮年都长期随军支前抬 担架,在家的100多名青壮年妇女、姊 妹团承担了生产和支前任务。农救会 根据居住情况划分了八个生产支前小 组,选出了王志瑞、冯传青、邵士宏、楚 新兰、孙友英、陈青兰、刘庆玉、孟昭珍 为组长。在共产党员、妇救会长冯兰云 的带领下,用全村仅有的五盘石碾和石 磨,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碾出小米 16000余斤、面粉4000余斤。她们在完 成任务中,有时遇到刮风下雨,就用箔 蘼、草苫子搭成棚确保任务完成。冯青 兰说的好:“回想起去年(1947年)还乡 团将俺村的牛、羊、猪都牵走,他们不顾 老百姓死活,现在支援解放军打败国民 党,不受二茬罪,出粮、出力心里也痛 快”。 为了解决生产、支前两不误和劳动 力不足的矛盾,经妇救会研究,组织体 力差、年龄大的妇女成立了“看娃娃小 组”。楚庆兰的脚肿得穿不上鞋也不叫 苦、不说累,坚持到底不停工。除完成 碾米和磨面外,青年妇女和姊妹团利用 晚上点灯熬夜,赶做军鞋200余双送到 兵站。她们做军鞋用的布料都是家织 土布,妇救会长做的三双鞋有两双是在 结婚时纳的鞋底。为保证军鞋的质量, 成立了5人评定小组,对每双鞋都做了 严格的评定,这些鞋送到兵站后人人称 赞。同时还缝制了80个慰问袋、65个 烟包,笔套、茶缸套各50个。上述每件 手工品都用彩线绣上“军民一家”、“英 勇杀敌”、“解放全中国”、“为人民服 务”等字。大厂村是卞桥兵站的重点 村,淮海战役结束后,该村被评为泗水 县支前模范村,县支前委员会授于锦 旗一面。 兵站的工作又苦又累,不是只坐 在屋里收军粮、马草、马料和军鞋,白 天都得下到各村去督促任务,后来借的 粮食顶了公粮,军鞋由尼山军分区拨款 (北海币)发到各村村民的手中。 北玉沟兵站的同志在姚全岱站长 的带领下随军去了前线。兵站只留下 保管、会计、联防干部等同志协助收缴 军粮和保卫工作。在前委(支前委员 会)的领导下,我们立即投入了紧张筹 粮转运工作,20天的时间共收发转运 军粮150万斤。其中面粉20万斤、小 米50万斤、马料20万斤和原库存军粮 60万斤,另外还有烧柴12万斤、马草 30万斤。上述收发转运的军粮、马草、 马料等物资,大部分由兵站住地联防 20多个村和鲍村、东高、琴柏夜间送到北玉沟站的。仅乔家村195户人家,就 筹集60000斤军粮。后来乔家村也被 评为支前模范村,县前委授锦旗一面。 淮海战役结束后,各兵站又筹集过 江粮200万斤。此时我己调往县财粮 科,科长孔子纲与姚全岱、李健(县 长)、张瑞(李县长爱人)、宣传部长张 一朋、组织部长王明章及李殿洋、孟欣 (女)、孟梅(女)等同志于49年4月随 军南下,5月7日到达浙江杭州。到杭 州后,姚全岱来信告诉我和周星甫同 志,李健县长任浙江省委秘书长、张瑞 去文教厅、姚全岱去实业厅,厅长是张 劲夫,李殿洋、孟欣、孟梅去商业厅,孔 子纲去工业厅。后来听说李健被调往 北京航空学院任党委书记。前时期听 张秉俊同志讲,孟欣已回泰安。 斗转星移,岁月悠悠,六十四年前 的兵站工作记忆犹新。为兵站和支前 工作作出贡献的老同志张秉俊、杜显楷 (在东平离休)两位老同志身体健康, 颐养天年。在外地工作的老战友已失 去联系多年。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南大鲁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