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荒煤同志简介:

陈荒煤 陈荒煤(1913-1996)曾用笔名沪生。原籍湖北襄阳。1932年参加革命文艺活动,同年加入武汉左翼戏剧家联盟。同年秋,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1935年转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曾先后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忧郁的歌》_ (1935年)和《长江上》(1936年)。“七•七”事变后,在北平参加北平学生移动剧团,在山东、河南一带活动。次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文学系任教。1939年春率“鲁艺”文艺工作团访问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1940年春返回延安。此时,写了《陈赓将军印象记》、《刘伯承将军印象记》等十多篇报告文学。1942年在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先后写了多幕剧《粮食>(集体创作)及短篇小说集《在教堂里歌唱的人》(1943年在国统区出版)等。 抗战胜利后,他先到晋冀鲁豫边区太岳根据地参加反清霸运动。1946年在邢台,受聘于边区北方大学任教,任文艺研究室主任(该室系文艺学院前身)。同年4月,边区文联成立,任副理事长兼《北方杂志》主编。他在该刊创刊号(1946年6月15日)上发表了《关于文艺工作若干问题的~商榷》,对边区文艺工作的成绩和存在问题作了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对边区文联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1947年7月,边区文联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指示下,为更进一步明确文艺创作方向,举行了16天会议,着重讨论了赵树理的创作。陈荒煤在会上作了《向赵树理方向迈进>的发言,充分肯定了赵树理的创作精神及其成果,应是边区文艺工作者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具体方向。在此期间,他还密切关注农村文艺运动,特别是关于农村剧团的提高等问题,先后在边区《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农村剧团的提高》(1947年5月4日)和《关于农村文艺运动》(1947年8月15日)等文章。1948年后,调任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48年11月13日,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部工作委员会委员、华北文联常务委员、华北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委员。1949年先后到天津、武汉参加军管会文教部工作。 , 新中国成立后,他主要担任文化行政、组织工作。曾任中南军区文化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1953年调北京,历任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局长、副部长等职。此期间曾出版论文集《为创作新英雄人物的典型而努力》(195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写了很多有关电影创作问题的论文。在“文化大革命”中,长期遭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入狱近7年,直到1978年春才恢复组织生活,先后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全国文联、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顾问、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新时期以来,出版了《荒煤散文选》、《荒野中的地火》、《梦之歌》、《冬去春来》散文集,文学、电影评论集《解放集》、《回顾与探索》、《攀登集》、《探索与创新》、《点燃灵魂的一簇圣火》。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Volunteer

我是陈荒煤的晚辈

入驻晚辈
  • Volunteer
    Volunteer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