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兰同志简介:

母亲生于1 897年1 2月1 6日,她的娘 家在山东省沂蒙阴县西彭吴村,自幼家境清 贫,没有读过一天书,再加i封建社会的习 俗,故她年轻时有姓无名。直到1 940年后, 沂蒙山呕抗日根据地普及群众组织,成年妇 女普遍参加妇女抗日救国会,要登记名册, 母亲才有了自己的名字赵家兰。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青年时期的 母亲,为维持生计,每天早起迟眠,和老母、幼妹用最原始的手工操作,做豆腐和生豆芽 出售,养成了刻苦的精神。与父亲成婚后, 她依然终年操劳,省吃俭用,始终保持着劳 动人民的本色。每天.除了琐碎的家务外, 她还参加一些田间劳作。母亲的先人后己、 助人为乐的美德一直在村中流传,我家在村 中的邻里关系因此也十分融洽。那时但凡家 中有了一些好一点的食品、衣物,她总是先 照顾父亲与海东大哥(其生母刑氏于两年前 病逝),而她自己却十分节省,始终舍不得 添置一件新衣。她待海东也如同亲生,尽心 抚养,对刑氏大娘的家人更是以至亲相待, 经常探访往来,所以我们兄弟姐妹从小就有 了两个外婆家。尽管当时我家不富裕,对待 生活上有困难的亲友和上门求助的乡亲,母 亲却总是尽力相帮。她经常告诉我们几个孩 子要多做好事、善事,要有远大的抱负。母 亲的言行对我们兄弟姐妹一生的影响可谓至 深。长大后,我和姐姐顺德在抗战期间都先 后参加了革命,四弟沆东也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我军后方医院,五弟强东在建国初期 离家远赴湖南参加了工业生产。对于我们的 远行,母亲始终是赞许和支持的,虽然她不 懂多少革命道理,但她真心实意的拥护中国 共产党,盼望穷苦人民都富起来,始终坚信 子女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 回想起来,我参军入伍还是母亲送行的 呢!我应该感谢母亲,是她鼓舞我走上了革 命道路0 1 940年2月7日,是春节后的第 二天,母亲带着我走了二十几里山路,采到 于家岭堂舅赵雨村家,将年仅十四周岁的我 托付给了这位舅父。次日,我随舅父步行近 百里路,到沂水县南匣石村,进入山东国民 抗敌自卫军干部学校,开始奔赴抗日战场, 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 在40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 母亲支持我按时返队的事最让我难忘0 1942 年3月,我奉命调到抗大一分校学习,时住 山东滨海区。当年1 0月下旬,我所在的二 大队之一部受命转移到鲁中区沂水县,不料接连遭到日寇重兵的两次合围。我部在胜利 进行了南墙峪突围、对崮峪突围及沂北短期 休整之后,于1 2月初到沂南四角泉村,部 队决定次日晚行军开赴沂河西某地,休息一 个白天后再连夜返回滨海。四角泉村距我家 40华里,我参军后有将近三年的时间未回 家了,此时便萌发了返乡探亲的愿望。中队 领导批准了我的申请,但要求我在第二天追 上部队,随队东返。我计算好往返时间,将 武器弹药交给班内同志代为保管就动身西行 了0 1 6岁正是少年人身高猛长的阶段,身 着一套抗大发的棉军装的我,中午时分到达 后,家乡的父老乡亲竟然不认不出我了。久 别逢的家人见到我后自然高兴极了,母亲看 见我身上在对日寇作战中留下的伤疤,难过 的流了泪水。在得知部队领导要求我明晨返 回后,天不亮她就叫我起床,拿着父亲的毛 绒衣裤让我穿上,将我送至村口。母亲在寒 风中颤动的身影、挥舞的双手、飘动白发, 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母亲始终坚信穷苦人会翻身解放,共产 党一定会胜利。我的一个远房表兄武或生, 从1 939年就走上了反革命道路,成为国民 党地方武装的大队长,积极反共反人民。 1 941年,他所率的国民党部队驻扎在我村, 他带着个几个国民党士兵来到我家,劝说母 亲要我脱离革命,投奔国民党。面对他们, 我母亲只是冷冷的回答:“你自己去找他说 吧,我相信我儿子是不会这幺做的o\" 1942 年1 2月我回家探亲得知此事,深为母亲的 “威武不能屈”感到骄傲。 1 949年前后,沂蒙山区农村流传着: 解放军即将渡江南下,缺少军鞋,老区人民 要多做军鞋送前线,如果同时还把纸做的鞋 样烧掉,就会有神灵把它变为真鞋送给解放 军,因为神仙也支持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 国。母亲于是就带领我的两位嫂嫂连续十几 个日日夜夜赶制了一批军鞋支持前线,并把 鞋样用火焚烧。生活在那个年代的母亲有点 迷信思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她支持前线的 热情和心中对人民解放军的由衷爱戴却值得 我们子孙后辈永远铭记。 如今母亲离我而去已经23年了,我将 永不能再见她一面,这个哀痛是无法形容 的。“子欲养而亲不在”,这也是我今生最 大的憾事。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在她 的一生中,竟然饱含着“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的。我为有 这样一位母亲而感到自豪!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赵家兰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