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镇军同志简介:

(1918~1964)陆 容 谢镇军,男,广东梅县人,1918年元月出生于当地一个律师家庭。1934年16岁东渡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在留日进步同学影响下,他积极参加了我党领导的秘密外围组织“哲学研究会”,研究马列主义探索革命道理,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谢镇军愤然放弃学业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同年9月在家乡梅县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梅县中心县委劳工部长,组织“梅县民众留日同学抗敌后援会”,发动黄包车工人进行罢工斗争,组织工会;办报纸当主编,发动学生群众,宣传抗日救亡。1938年5月,因革命工作过于暴露,受到国民党顽固势力威胁,由组织上安排调到皖南新四军军政治部,开始了参加武装斗争的生涯。1938年6月,陈毅、张鼎丞、粟裕率新四军一、二支队挺进江南,在敌人心脏地区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谢镇军被组织选派往新四军二支队四团(团长卢326 胜、政治委员廖海涛)任敌工股长,旋即又调至二支队政治部任敌工科长,并兼任江宁县赤山工委书记,在南京近郊发动群众开展统战工作,做京杭国道沿线敌军的策反工作。 皖南事变后,二支队改编为新四军六师十六旅。谢镇军任旅政治部敌工科长。1941年5月,师长谭震林为粉碎日伪军的“清乡扫荡”,将谢镇军调到六师十八旅任旅敌工科长,主要负责建立各团敌工股,选调培训敌工干部,指导各团进行瓦解敌军的政策教育,开展对日军的宣传和处理战俘等工作。反“清乡”斗争结束后,十八旅按新四军军部指示,渡江北上,在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统一指挥下,开辟苏中江(都)高(邮)宝(应)兴(化)抗日根据地。谢镇军随旅部进入江高宝地区后,逐个建立敌工站,很快打开了敌军工作的局面。1943年抗日斗争进入相持阶段,为迎接反攻,根据党中央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建设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江高宝抗日根据地成立敌军工作委员会(书记由地委书记惠浴宇兼任),十八旅敌工科在军队和地方双重领导下开展工作,谢镇军任敌工委员会常务副书记,兼任城工部副部长、部长。 在环境紧张、斗争尖锐复杂的八年抗战中,谢镇军始终战斗在当时较少为外界了解的对敌工作战线上,出生入死,深入敌人内部,经受了严峻斗争的考验,配合根据地的军事斗争和政权建设,完成党交付的各项任务,为江南、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巩固和发展,默327 默无闻地做了许多工作。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表扬。1940年夏,我们部队驻在敌据点丹阳九里镇附近,谢镇军成功地通过内线得到敌人要兵分三路包围九里镇进行“扫荡”的情报,使驻在丹阳九里镇附近的我军部队和群众及时转移,避免了损失。他还经常只身深入敌伪据点,亲自与伪军上层联系,争取了秣陵关等十多个据点的伪军反正。1942年夏,在地委、军分区的领导下,谢镇军直接负责与反动武装鲁、苏、皖边区游击队李明扬、胥金城部联系,并于1943年初争取了胥金城部的部分官兵起义,组建了受我党领导的新七纵队(胥金城1950年任吴淞要塞副司令员)。1943年2月在日军大举“清剿”苏中抗日根据地前,谢镇军根据上级指示,调动隐蔽战线的各种力量,设法将我军大批无法转移的手榴弹及军工生产设备转移隐蔽到与我军有联系的敌伪军控制地区,成功地保全了我军这批重点军工设备。1943年夏,谢镇军只身前往樊川镇,与伪驻军旅长、团长进行谈判,使其同意限制活动范围,从而扩大了我根据地。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国民党当局为了抢占抗战胜利果实,命令日伪军拒绝向我投降。华中军区决定发起陇海路东段战役,消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打通华中与山东两个解放区。在新安镇战斗中,谢镇军充分发挥了敌军工作的作用,通过工作,争取了日军一个中队缴械投降,随后通过已投降的日军进行喊话,使另一个车站的日军投降。 328 抗战期间,谢镇军还多次通过建立的关系网、交通线,将敌人控制极严的药品、物资运入根据地;购买军工生产急需的车床;组织护送干部通过敌占区,掩护伤病员安全转移;通过统战工作,广交朋友,争取团结江都、高邮等地众多上层人士,使之成为我军开展对敌军工作的牵线人物。 谢镇军曾留学日本,精通日语,所以在教育、改造日俘方面成效突出,很多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毒害的战俘经过他耐心细致的工作,成为了与我共同反对日寇侵略的战士,有的成为反战同盟的骨干、中共特别党员。日军士兵滨中政志经谢镇军较长时间的耐心教育启发,终于成为一个决心献身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革命者,作为反战同盟的支部长,率同盟成员参加了著名的车桥、邵伯、高邮战役,起了很好的作用。经谢镇军教育放下武器的还有冈本、香河、田煳等人,他们也成了反战同盟骨干,有的成了我们“抗大”的教员,有的牺牲在抗日战场,香河参加了解放高邮的战役。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滨中政志作为日本友人,还到江苏故地与中国战友会面;冈本还给谢镇军来信。 谢镇军在对敌斗争中机智勇敢,不怕牺牲,他深入敌人据点,与关系户接头,搜集情报,侦察敌情,机智地应付敌人的盘查搜捕。1939年,谢镇军在南京附近湖熟镇侦察敌情时,被敌军堵在一家茶馆中,他急中生智,破窗而出,跳进秦淮河,凭着一身好水性成功脱险。1941年冬在扬州附近一次躲避日军追捕,他在水329 深及胸的公路涵洞中冻浸了近3小时,至天黑才返回,由此得了严重的哮喘病,使他长期不得不带病坚持工作。 1946年,谢镇军任苏中二地委民运部副部长、城工部部长,此时正值解放战争,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苏中、苏北地区,他因哮喘病加重无法坚持工作,奉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组织部长曾山的命令,与陈光(苏中一分区政委)、曾涛(一地委民运部长)等人一起经由山东烟台北渡渤海,赴当时由苏联红军控制的大连治病疗养。1947年5月到大连后,为争取尽早恢复工作,谢镇军要求医生在三个月内连续作了两次大手术;伤势尚未痊愈即要求回山东工作。1948年5月,他赴华东局所在地山东青州市任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当时解放战争形势发展很快,他到任后立即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投入到地方工作中,组织群众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同时夜以继日地组织协调解放济南战役的支前工作。1949年3月,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为了接管地方政权,华东局从部队抽调一大批干部准备南下,抽调谢镇军至华东党校(二部)南下干部纵队任副大队长,随军南下,上海解放后留在上海郊区军管会工作。 为了贯彻毛主席、党中央“提早人闽,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部署,为解决福建解放后所需干部严重不足的问题,华东局领导决定在上海招收一批知识青年,组建“华东南下(随军)服务团”。张鼎丞决定抽调谢镇军到负责组建南下服务团的伍洪祥处报到,任第四大队330 政委,后兼大队长,协助伍洪祥进行组建工作。1949年7月,2000多名江、浙、沪知识青年经过“抗大式”的教育和训练,跟随十兵团,冒着敌机的空袭和沿途匪特的骚扰走上了南征之路,历时60多天,行程2000余里,9月下旬胜利到达福州,团员立即被分配到各地,部分解决了福建干部不足的问题,有力地配合了福建的解放。随后,省委决定由伍洪祥负责再创办一所抗大式的福建人民革命大学,谢镇军奉调任革大三部主任。革大第一期共招收学员2500多名,经过4个多月学习,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毕业分配后在剿匪、反霸、土改、镇反以及地方政权建设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加强龙岩地方政权建设,1950年5月,省委决定由伍洪祥任龙岩地委书记,并带一批干部加强龙岩地区领导班子。因谢镇军是广东梅县人,1937年在梅县中心县委工作过,对闽西的地方干部和历史情况比较熟悉,省委先后任命他为龙岩行署党组代理书记、副专员、专员,配合伍洪祥到龙岩工作。当时根据张鼎丞指示,到龙岩的主要任务是以剿匪为中心,把剿匪、镇反和土改结合起来,发动群众,巩固政权。谢镇军一方面配合部队剿匪,一方面带领土改工作队下乡搞土改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区推广;帮助老区人民发展生产,重建家园,恢复教育事业,为老区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52年,伍洪祥调回省委组织部工作,谢镇军接任龙岩地委书记。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谢镇军调任省供销合作总社主任兼省委财贸部副部长。他刻苦钻研经济理论,努力熟悉经济工331 作,坚决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在省委领导下指导和完成了全省私营商业的改造任务。在1953年11月召开的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会议上,谢镇军被补选为省委委员。1956年6月,中共福建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谢镇军当选为第一届省委委员,同年调任省委副秘书长。1959年因“反右倾”下放到闽西,在武平、龙岩等县搞调查研究,第二年调任龙岩地委第二书记兼专员;1961年任龙岩地委第一书记、军分区政委。 60年代初的闽西,受到“共产风”、“浮夸风”的严重危害,不少地方断了粮、饿死人,为渡难关,当地农民群众自发搞起了各种形式的“包产到户”。谢镇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及在张鼎丞、邓子恢等领导的思想影响下,勇敢地站出来肯定农民的创举,顶住压力,积极试点,表现出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改革精神,为龙岩人民恢复生产尽了最大的努力。 1964年12月,谢镇军去世,终年47岁。英年早逝,闻者无不痛惜。张鼎丞、谭震林、陈丕显、叶飞、彭冲、方毅、谭启龙、梁灵光等党和国家及有关省市领导人送来花圈、挽联、唁电,表示哀悼。在谢镇军逝世三十周年时,谢镇军的老战友、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题了一副挽联:“一代英才丹心报国垂青史,卅载风雨鞠躬尽瘁为人民。”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战友的怀念,高度概括了谢镇军的一生。 332 (编辑:徐锦龙)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new4army

我是谢镇军的晚辈

入驻晚辈
  • new4army
    new4army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