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瑞麟同志简介:

郑瑞麟(1861~1931),字祥符。沂水镇北关街人。郑家境贫寒,在饥寒交迫中度过了童年,成人后以烧砖瓦为业,技术颇好。他性格粗犷直率,爱憎分明。穷苦百姓修房盖屋用他的砖瓦,不要钱或少收钱,地主买他的砖瓦,他分文不让。对跟他学徒的穷孩子,总是毫不保留地传授技术,并常说:“穷人就得有穷人的骨头,不偷不摸,学点手艺,养活父母妻子。别丧了人格,这才是个人。”他特别崇拜民族英雄郑成功,学习郑成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目不识丁的郑瑞麟,深感无文化的痛苦,除支持子女上学外,尤为热心教育,兴办学堂,沂水县创办第二公学时,他倾囊相助,捐款最多;他捐助砖瓦,兴建了文山小学和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人们给他家送了一块匾,上写“热诚兴学”四个大字。沂水县同盟会的开拓者周建镐,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自日本留学回国后,在沂水县以办学为掩护,发展同盟会会员,扩大革命力量。郑同周建镐交往甚密,很快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加入了同盟会,并成为同盟会的骨干成员。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领导权后,大肆捕杀革命党人。1914年2月1日,周建镐、郑瑞麟、高筱山、杨宝林4人被捕,递解济南入狱。在法庭上,郑直言不讳承认自己是革命党人。法官问他为什么参加革命党?他理直气壮地回答:“不当亡国奴,不当走狗,做一个有骨头的中国人。”审到周建镐,酷刑拷打,血肉横飞,郑大声喊:“周第二的,招了吧!革命党人是不怕死的。死了纲鉴上还留下名字呢!”审讯结束,郑、周二人被判死刑等候“秋决”。经革命党人多方营救出狱。出狱后,郑革命意志弥坚,晚辈见其形容枯瘦,无不热泪盈眶。郑说:“别哭,哭不是好汉子。要好好读书,不当亡国奴,不当走狗,咱们的人格永远烂不了……”每逢革命纪念大会,郑必登台讲演。演说虽逻辑性差,但其高昂的革命热情,使听众深受教育。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Admin

我是郑瑞麟的晚辈

入驻晚辈
  • Admin
    Admin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