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风同志简介:

1914年生于山西省临县彩树岭村的一个耕读家庭,自幼受其父亲文风熏陶,熟读四书五经,上小学的时候就接触《共和国文》、《共和修身》等进步书籍。 1927年大革命时期,王易风在碛口高小求学,对民主进步思想有了更加进一步的理解。1930年,因家庭贫寒,16岁的王易风弃学回到彩树岭周边村庄任教。这期间,他利用教学的机会在村民中宣传新文化运动和进步思想,并且,因材施教,自创了一套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1937年抗战爆发后,王易风兼任临县丛罗峪村牺盟会书记,开展牺盟会工作,成立业余剧团,发挥其吹拉弹唱的文艺天赋,用唱戏、说书、唱秧歌等方式宣传抗日救国。 1941年王易风调入文工团后,更是如鱼得水。他和队员们深入敌后,以戏剧为武器,在敌占区、游击区和我根据地大力宣传抗日救国。1942年文工团扩编为湫水剧社后,上级要求剧社领导带头学戏练功,并且,请来戏班名师具体指导。29岁的王易风在师傅的指点下,按“娃娃学徒”的要求黎明即起,不准小便,踢腿、拉架子、练台步、练声、练念白、练唱腔、背台词等,苦学表演艺术功夫。剧社用晋西北的民谣、三弦书、道清、晋剧、秧歌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抗日文艺宣传。特别是王易风即兴编唱的伞头秧歌,语言朴实无华,通俗上口,且为七字句式,易记易传,在晋绥三分区广为流传。1941年1月,奔波于抗日文艺宣传的王易风无暇顾及家事,正在坐月子期间的妻子和家人缺盐少米,温饱都没法解决。此时,正好遇上日军扫荡,王易风的妻子只好抱着襁褓中的幼子、拉着仅三岁的大儿子到深山沟里躲藏,母子三人在荒野外,风餐露宿,受尽折磨。由于严重的缺乏营养和日军扫荡下而经常性的四处躲藏,襁褓中的小儿子患上天花恶疾,几天粒米未进、奄奄一息,在附近村庄宣传抗日的王易风得信后回家照看了家人三天,可是,在这国家最危难的时刻,剧社演出宣传任务繁重,为了抗日救国,王易风在亲情与国家之间,选择了国家,毅然归队,把满腔义愤热血,投入到文艺抗日战线。1943年秋的一天,湫水剧社和七月剧社在松峪村的一次联合演出刚结束,秋季反扫荡的大批日军向剧社演出队扑来,剧社立即组织向西部的黄河边撤退,管理剧社的王易风连夜进行室空清野,将演出的服装、道具打包后,组织剧社成员和沿途群众向黄河岸边转移,刚把所有演员和演出器材安全转移后,日军已经接近松峪村。为了引开向大部队追赶的敌人,王易风带领剧社两名武生跑到松峪村的山头上,向日军连开两枪,然后向北部方向撤退,他们在日军前面时而奔跑,时而停下来向日军放上一两枪,直到把日军引向离剧社大部队很远的地方,才绕道八堡过黄河和剧社会合。   剧社转移河西后,驻扎在佳县高家畔,恰逢中秋节,湫水剧社马上与兄弟剧团联合编排节目,到陕北黄河沿岸的后方医院、被服厂、军工厂等单位进行慰问演出。 1944年,在边区变工互助政策的号召下,王易风编唱名歌《变工队》,并在《晋绥大众报》上发表。1945年春,十年九旱的晋西北灾情严重,到初夏都没有下雨,边区政府提出“防旱备荒”号召。王易风随即编唱晋西北人民通俗易懂的《防旱备荒》歌。

纪念文章:1

主页管理:红色晋绥

我是王易风的晚辈

入驻晚辈
  • 红色晋绥
    红色晋绥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