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文涛同志简介:

阮文涛,1931年2月生,山东省肥城县老城镇东关人,少年时代,阮文涛就接受了革命的进步思想并立志走革命的道路。1949年2月,与许多爱国青年一起,加入了革命队伍。他热爱革命文艺,《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著名戏剧文学家田汉是他心目中的偶像。不久,成为华东大学文工团的一名革命文艺战士。之后,又先后被组织选送到山东大学艺术系和上海戏剧学院专攻戏剧文学,成为著名戏剧家、创作家和理论家李健吾教授的入室弟子,也成为党培养的新中国首批大学生。 1954年毕业后,阮文涛被分配到由我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著名戏剧文学家田汉任主席的中国戏剧家协会,担任了全国惟一的权威性戏剧刊物《戏剧报》的编辑和记者,从此步入文化学术界。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适逢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性戏曲戏剧剧目进京汇演的盛事,他作为《戏剧报》的编辑、记者兼文艺评论,热情地投身到采访和组织、编辑关于戏剧创作和演出的大量新闻报道工作之中。 在担任《戏剧报》记者期间,阮文涛对话剧《万水千山》、昆曲《十五贯》的演出进行写稿、组稿和拍照,推动了这两出戏的宣传。同时,积极探索戏剧艺术,尤其是关于现实主义艺术美学规律的理论研究,并先后在《文汇报》、《戏剧报》、《北京日报》、《新民报》和《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评论文章。诸如《丑剧的美感》、《谈谈丑戏》、《山东戏曲会演观摩散记》、《谈京剧〈罗盛教〉》等。对于戏剧艺术的传统与创新和戏剧艺术的美感特征也作了初步的探讨,给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剧作家、表演家们以极大的鼓励。 1957年,因在《戏剧报》上发表切中时弊的文章被打成“右派”,去北大荒进行劳动改造。1962年6月回到家乡肥城。1978年5月,曾帮助肥城县文化馆组织业余写作班子,举办创作培训班和筹备全县文艺汇演。 1979年2月,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正式为他平反并恢复工作。同年9月,阮文涛到山东艺术学院戏剧系任教,先后参与创办学报《齐鲁艺苑》并任副编审,主持创办《山东艺院报》任副主编,被山东东方女子学院聘为顾问、教授,被山东现代艺术专修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并任《中华人物辞海》特邀编委。在教学与办报刊的同时,致力于新时期十年戏剧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研究。在《经历史检验了的真理》的长篇论文中,以中国话剧80年的历史发展中的成败,印证了4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阐明的真理,并以中国戏剧的相互交融与吸收,探示摆脱前几年出现的戏剧“危机”之道。文章获世界华人交流协会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颁发的“国际优秀论文奖”,并获中国大文化论文专著评委会颁发的一等奖。《笑着埋葬旧时代》一文收入《世界学术文库》(华人卷)并获金奖。其传略被《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人物辞海》、《中国国际名人辞书》、《全国高校编审名录》、《中国当代著作家大辞典》等收录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阮文涛荣获“献给共和国创立者”纪念章。 阮文涛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华孔子学会编委,中国莎士比亚学会理事,山东省民族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山东戏剧评论家联谊会理事和民盟山东科教文委委员。离休后,仍为社会项事业的建设发挥着余热,并出版了个人文集《烙痕》。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Admin

我是阮文涛的晚辈

入驻晚辈
  • Admin
    Admin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