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凡同志简介:

孙一凡男,汉族,1914年9 月15日出生,江苏滨海人,1941 年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曾任江苏省盐务管理 局基建处副处长。 主要业绩:1941年8月参加 滨海县八滩区征粮队会计工作, 1942年7月就任滨海县八滩区苇 荡乡副乡长兼财粮管理员,1943年调任八滩区六垛 乡乡长兼任七个乡联防副主任,1945年调任苇荡 区、宋尖区财粮区员,1946年调任滨海县建设科科 员.1950年调任县农水科科员,1954年调任县水利 科副科长.1958年调任新滩盐场扩建盐田工程处副 主任、主任.1958年同时参加新滩盐场党委会,任委 员。1959年1月调任淮河盐场扩建盐田工程处主 任,参加场党委会任委员,1959年10月调任滨海县 盐务管理局副局长,参加局党委会任委员,1964年 调江苏省盐务管理局任基建处副处长,直到1976年 离休时止,离休后,根据中组部文件精神盐务局党委 决定他享受正处级待遇。在工作过程中,曾在苏北 华中公学和盐城专区党校两处先后学习三次。1942 年任苇荡乡副乡长时,正值日寇疯狂大扫荡,先后有 二十多位革命同志,到他乡打埋伏(临时休息),他对 他们妥善安排,确保不出危险事故,这事受到上级的 表扬和同志们的感谢。新四军三师供给部部长宗乃 德住在五垛庄上,靠近他家。一天,警卫大队长王昭 然和教导员秦冰到他家来,对他说,最近情况紧张, 我们急于要转移,有些重要东西,请你妥为保存,计 有18只柴油桶,10只麻袋,还有收发报机等。夜间 陪他们到安全地点把东西保管好,王大队长给他一 支步枪,一支手枪,在这些东西存放期间,他们兄弟 日夜看护两个多月后,才安全转运走。交回两支枪 他们给他300斤小麦付粮条子,以后他们又告诉区 长李庚对他表扬。在八滩战斗(打日本鬼子)、涟水 保卫战、淮海战役中带领民工参加战斗,出色完成后 勤工作。1951年-1952年两期导淮工程,开挖灌溉 总渠时,他是滨海县施工指挥部的工务科科长,由于 施工有序,工程进度快,质量好,安全无事故,名列盐 城专区第一名,先后两期他荣获省和专区指挥部发 给“治淮模范工作者”的奖状。1956年春季,王圩洞 灌溉区搞旱改工程,滨海县委分配他负责这个片,本 着挖河打堆与耕田耙地,齐头并进,从而提高及早投 产的速度,到四月上旬,灌排工程全面竣工,耕田耙 地工程也完成了百分之七十,全部插上了秧,到秋天 长了好稻,广大农民欢天喜地,县委对这当年施工当 年受益,非常满意,并在王圩灌区召开现场会,全县 的旱改水工程,就全面推广了,他荣获“先进土专家” 的荣誉称号。1958年他调到新滩盐场任扩建盐田工 程处副主任、主任。参加场党委会任委员,场党委传 达淮北盐务局对建滩的指示精神是一年施工,二年 养护,三年产盐,他提议施工班子和生产班子一起 上,达到提早产盐,而且能当年就能产到盐,具体做 法,施工班子由他们负责,生产班子,由场内负责,新 工长即是上班,随生产施工也提早上班,民工在前边 培好一块格子,盐工随时就进行修整,上水和滩,落 实后就能制卤产盐了,这意见获得场党委会一致通 过,生产、施工两套班子紧密配合干起来了,到了秋 天,每份新建的盐滩,全有大小不等新盐庄,国家盐 务总局刘云局长知道后,特来察看,感到高兴,认为 边施工边产物是罕见的奇迹,是个新生事物,随作决 定,通知全国的盐场来人到新滩盐场参加现场会,他 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新滩盐场水源严重缺乏,局里 决定在虾源港建一座纳潮闸,另再建一个大水库和 水站,他向王局长建议在虾源港搞一个闸站合一的 技术革新,能节省大量资金和材料,王局长同意了, 大水库做土方围埝,坡度放大一点,保证没问题,可 以提前投产使用,有利生产,为等石头做围埝,两年 也不得成功,要面对现实,王局长同意了,就按上这 意见进行设计施工,有关闸、站水库完成后,对新滩 场盐业生产起到很大促进作用。1999年对新滩盐场 基建和生产等方面提议过较多的合理化意见,同时 帮助过有关部门做些调处矛盾工作,场党委肯定他 是场内的好参谋,评定他为优秀共产党员,并发给了 证书。在革命过程中,虽然做了一些革命有益的事, 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以共产党员标准来衡量,是有很 大的差距,内心感到惭愧,在党的领导下加强学习, 努力工作,本着对党忠诚,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为革 命事业多作贡献,以报答党的恩情。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孙一凡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