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复祥同志简介:

吕复祥传略刘贞 吕复祥,字履贞,夏官屯乡杨官屯人。1901年生于农家。十岁入学塾,质资中常。但勤奋好学,弱冠之年,熟读四书五经,诗文练达。曾受清遗老举人孔宪泰、贡生姚丙麟的赏识。二十年代新文化运动中,本县各大村皆弃学塾,兴办学校,遂考入菏泽小学师资班,结业后回本县任教。 先生任教学校皆系复式教学,授课时间有限。为了使学生接受好新课,复习好旧课,便以校为家,加强辅导。如没要事,星期日从不离校。当时,小学课本内容纯属基础文化知识,缺乏爱国主义教育。故其利用纪念周的时间,系统地讲解历代爱国故事,教唱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等歌曲,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民族自尊心。尤其不畏寒暑,诲人不倦,学生成绩日进,校规井然有序,深得学生群众的爱戴。 先生治学,焚膏继晷,学而不厌,曾写读书日记百余篇,选著四书讲议,韵律解说,学问自有见解,不为人所惑。国民党统治时期,曾国藩由于蒋介石的吹捧,不少人崇其为完人。先生却认为曾氏虽然文有造诣,武能治军,文韬武略名重一时,但其奴颜媚外,纵兵烧杀抢掠,视人民如草芥,乃是披着礼学外衣欺世盗名的伪君子。 《吕氏春秋》因系巨贾走上政治舞台的吕不韦主编,素为儒者所岐视,《北史》与《金史》而以魏、齐、周、金等国为正统,更为儒者所不齿,若读之则不自爱。先生以为历史不能割裂,读<吕氏春秋》’既能了解先秦各学派的要领,又可探讨秦国由小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治国方略;读《北史》、《金史》亦可从诸国的兴衰而有助于全面了解《南史》、《宋史》。.故将“杂学邪说”不可读的师言不以为戒,决然读之。当时本县士子能知二书者,唯先生一人而已。再如其三十年代所写金山秦王避暑宫诗:“成阳距此里万千,东巡驾莅史无传,骊山佳境都辇下,避暑何须择荒山。”足见其治学不承袭前人的独到之处。时届不惑之年,通读二十四史,博览诸子百家,知识渊博,诗文挥笔而就,词清意顺,气势磅礴,有大家风度。北大中文系教授吕乃岩、国家原子能研究所党委书记姚来钦等,乃其启蒙学生,王绍一、姚紫垣同志皆以师视之。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芦沟桥挑起侵华战争,先生激于民族义愤,便与王中祥、王绍一等爱国人士、爱国青年在巨北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初,王中祥、王绍一在中共郓城中心县委的领导下,于四、五月份相继建立了以王绍一为会长的巨北地区青年抗日救国会、以王中祥为会长的汶、郓、巨、嘉四县边区抗日联庄总会。先生被聘为总会秘书,会同青年抗日救国会编写抗日宣传品。先生所编的抗日快板: “钟声响,号令传,会员奋勇上前线,长枪挑,大刀砍,杀鬼子,除汉奸,抗日保家园。岳飞朱仙镇上抗金兵,杨继业抗辽守边关,留下美名万古传,我们要做杀敌救国的英雄汉。”此快板,在1938年鼓舞巨北联庄会、青年抗日救国会会员奋勇杀敌,在舍身救国的抗日斗争中,起到了相当作用。是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日,丁官屯防地失守。王中祥、王绍一率领抗日骨干一部转战外地,留先生在巨北同王继升、刘惕才、张其义作地下抗日工作。 在抗战初期,先生得读毛主席所著<论持久战》,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同山大毕业生巨野抗日县政府第一任县长吴克讨论《论持久战》时说:“毛主席真是无以伦比的伟大军事家,审时度势,知已知彼,分析抗战三阶段,精辟之至。指明了抗战的前途,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并相继读了《整顿三风》、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实践论》、《论联合政府》等经典著作,认识到以往儒家的仁政乃是治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已被蒋介石背叛,蒋家王朝已成为独裁统治,唯有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才是真正救国救民的大同之道。从而先生由一个拥护共产党抗战的爱国人士,成为马列主义的信仰者。 1940年,本县伪县长杨赓庭授意清遗老廪生张非之,编修民国开元后的县志。张以重礼聘先生为助手,先生义正词严地说:“现在修县志时非其时,如果秉笔直书不以日伪为正统,杨氏决不认可;如屈笔书日伪为正统,于节操有亏。孔子日‘成仁’,孟子日‘取义’,仁义二字乃立身之本,焉能违背?”张氏点首称是,遂罢修县志之事。1941年,因工作需要,先生在汶南方官屯以教书为掩护,作抗日统战工作。1942年,县宣传部长姚紫垣回巨北治病,由于坏人告密,敌人四出侦捕,在先生机智安排下,姚紫垣同志得以安然就医。1944年5月,我九团骑兵团消灭盘踞在汶南地区、向我南旺抗日县政府进犯的土顽张汉三团,先生提供的该部人数、枪枝、活动范围等情报,对我军全歼该部,获得作战胜利,起到一定作用。 1946年元旦,巨城解放后,先生积极恢复教育工作,任佃户屯小学校长、巨野中学校董会董事。带领师生参加反奸反霸、拥军动参社会活动,有力的支持了群运工作。.国共重庆谈判达成协议,全县人民选举国大代表,由先生监护本县选票票箱,至专署开箱检票。蒋介石撕破“双十”协定,发动了全面内战。 8月份蒋军进犯鲁西南,本县教育停办,便协助刘惕才先生作情报工作。淮海战役结束后,仍任佃户屯小学校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生当选为县第一届各界人士代表会议代表和县第.届、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鉴于由地方编写的中小学课本,仍着重采用战时课本内容,学校社会活动频繁,先生提出国家应统一编写政治文化并重的教材,制订学校规章制度,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文化素质,一培养建设人材,实现百年树人大计,得到领导的重视。1950年,要求回本村创办高级小学。由于群众的信任,顺利的于东大庙建立了高级小学。虽是新办学校,在其早起晚睡,以身作则,恪尽职守的影响下,师生同心,为教好学好而努力。不仅教学质量不次于他校,还以不影响教学为原则,配合了中心工作,多次受到县区的表彰。   1958年,在整风补课中,因提到“政府对粮食工作,缺乏调查研究,脱离实际造成大购大销,浪费人力物力,有的人还挨了饿,我就是其中一个。’’被定为散布反动言论,竟划成右派分子,勒令退职。离职回乡后,心平气和甘于生产队劳动。曾以“半生信仰崇马列,愿为舌耕尽微劳,言不审时咎自取,农暇研《易》乐陶陶”之句,抒发回乡后的心情。写《易经》浅解数十篇,可惜“文革”中为免再遭不测,而付之一炬。晚年虽然妻丧、媳死、子亡,家境凄惨困苦,但仍安然自处,从不求助于人。由于家境困难,常须拾柴为炊。凡在路上拉筢,定避开地头而走路中。每背粪头外出,见柴垛必远走之。其洁身自爱,令人钦佩。先生品学兼优,举止有节,律已待人,忠于职守,遇事不苟,耿直不阿,人不与私,其操行可谓无愧立身处世之道矣,故后乡里哀矜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吕复祥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