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木同志简介:

原名郑木清,是原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人,1922年1月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由于家庭贫穷,小时候的郑木只读过三年书,跟着母亲讨过饭,青年时代还当过雇工。郑木的家乡石岩镇地处羊台山下,是革命老区。1940年9月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大队自海陆丰回到宝安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创以羊台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并抽调一批干部组成民运工作队,到龙华、观兰、石岩、沙河等乡村,开展建党建政和群众工作。在民运队员的教育和培养下,郑木于1942年1月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先后在宝安大队任战士、情报员。1943年12月2日,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斗争的需要,党中央指示把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番号改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简称东纵),郑木在东江纵队宝安大队继续从事情报工作,活动于石岩、龙华、布吉、观兰等地区,不畏艰难险阻,不顾个人安危,日日夜夜在敌占区甚至在敌人的心脏,为获取各方面的情报而努力。郑木任情报员直至东江纵队北撤前的四年多的时间里,炼就了送情报“不管是白天和晚上,晴天和雨天,不走大路走小路,灵机应变路路通”的本领,成为一名“铁脚马眼神仙肚”的出色情报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全国的和平、民主,1946年6月,东江纵队奉令北撤山东。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了全国性内战。国民党广东军事当局乘机对东江纵队复员人员和人民群众实行残酷的迫害,老区的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民主政权受到摧毁,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郑木撤退到香港元朗由李伟帮(东一支队保卫科长)开办的锦田小学工作,实质做党的地下情报工作。1947下半年,郑木从香港元朗回到了家乡,参加了惠东宝人民护乡团,在护乡团第三大队情报总站宝安支站任情报员。由于宝安活动地区分散,铁路、公路线长,还有水路直通香港新界,情报工作的展开是比较困难和复杂的。支站还在布吉、龙华、观兰、石岩、沙河等地设有分站,在雪竹径、岗头、杨美、水径、甘坑、上木古等村也设了联络点,负责了解和掌握铁路沿线、深圳沿公路的敌人动态。宝安支站密切依靠当地群众,并和武工队、交通站结合起来,经常出入各地了解敌情,注意掌握敌军的行动上报我部队。郑木在搞情报工作过程中危险性很大,生活也很艰苦,是“无名英雄”。1947年12月下旬,国民党驻观兰保安团徐东来部队和反动联防大队100多人在叛变投敌分子黄XX的指引下,星夜“围剿”布吉岗头村金竹园情报站,在山上放哨的郑木和李仔发现敌人的尖兵(先头部队)向山上搜索前进,企图争夺制高点时,机智勇敢的郑木立即开枪射击,以枪声作信号,并高声呼唤,示意宿营在金竹园的同志们赶快撤退。情报站的同志们听到枪声和呼唤声后,一边撤退,一边还击敌人。战斗中曾桂娇(女,18岁)、邹元娇(女,19岁)、邱国英(女,23岁)、戴堂(男,21岁)、黄辉(男,40岁)、黄辉(男,19岁)六位同志不幸牺牲,其他同志安全撤离。此事,被称为“金竹园事件”。1948年3月,郑木经陈和生介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春,根据中共广东区委的决定,把惠东宝人民护乡团扩建为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郑木任江南支队第三团侦察组长、队长、情报中站中站长。1949年1月,郑木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侦察组长、队长。郑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于1945年在东江纵队荣立大功一次,被评为东江纵队第一支队抗日模范战士;于1949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荣立小功三次。他参加对敌作战数十次,其中一次在东莞的战斗中脚部受伤,留下了终生的脚疾。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支援土改工作,1949年10月,郑木转业到宝安县公安局任政保股副股长、侦察股长,为维护建国初期宝安边防治安,清剿匪敌,荣立大功一次,为保卫新生政权做出了贡献,1950年1月,郑木到广东省公安厅学习侦察、破案工作。1952年,郑木与在宝安县公安局一起工作的曾安娇(布吉镇人,1947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结婚。为了支援广东内地土改整反工作,1954年冬,郑木夫妇离开可爱的家乡宝安,调到龙门县公安局工作,郑木任龙门县公安局侦察股股长、第二副局长、龙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龙门县政法委委员。1956年至1958年12月,他在汕头市广东省第三干部文化学校学习。1958年12月,郑木任连阳矿务局人事保卫科科长。先后在宝安县、深圳市畜牧局工作,任石岩牛场场长。于1981年7月退休。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Admin

我是郑木的晚辈

入驻晚辈
  • Admin
    Admin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