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杰同志简介:

他 是一位革命者,14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 白色恐怖下开展地下工作;他是一位插队干部,而立之年遭遇文革,和知青一同上山下乡;他是一位区委书记,粉碎四人帮后得以施展抱负,领导长宁区改革开放的初期工作。如今,他是一位耄耋老人,正全身心地投入关心下一代工作之中,他就是上海市长 宁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仁杰,人们都亲切地叫他“老李”。 少年立志革命成年投身建设 1948年,正在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读书的李仁杰,已是中共南模的党支委、校学生自治会主席。在党的领导下,投入了学生运动,组织了社团一一“三益社”,和同学们一起看进步书籍,议论国家大事,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地下党员。这遭到了学校的多次警告和他父母的反对,他被父亲锁在储藏室一个多月。 一天傍晚,李仁杰看到母亲去了厨房间,旁边只有两个年幼的弟弟在玩耍,闪过一念逃跑的机会到了!顾不上拿任何东西,李仁杰用最快的速度从饭厅冲到天井,像往常玩耍时那样,熟练地踩着网格攀上铁门,一只脚已经翻跨了过去,只听弟弟在后面大声喊: “妈妈,哥逃走啦!”他调皮地看了弟弟一眼,啪一跳,脚一落地 便撒开脚丫向一个地下党员家的方向奔去。 在两三年前,中共地下党员徐维诚和李仁杰是同学,又是邻居,徐维诚向年少的李仁杰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将《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行漫记》、《党章》等进步书籍借给这位初中生阅读。l4岁的李仁杰开始向往苏联,向往革命根据地,向往共产党。经过学生运动的锻炼,也就是在徐家的房子里,他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后来李仁杰在白色恐怖中离开上海,撤退到苏北解放区,进华中党校学习。不久党派他作地下交通员,乘船从解放区出发,到国民党统治区。身穿长袍,头戴罗宋帽,一副“小老大”打扮的他当时只有16岁,但丝毫不把自己当孩子,和另一位交通员一起过国民党的封锁线,夜里偷渡长江,开始了一个革命者的生涯。 李仁杰回忆起当年的革命经历,仿佛一切就发生在昨天。他说: “当时我们比较早熟,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一点都不害怕。这和当时的环境有关,多难兴邦啊!不像现在的孩子,十六七岁了还要父母做这做那。” 解放后,李仁杰在青年团上海市长宁区委工作了七年,在市委办公厅工作了十年,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李仁杰前后两次被靠边审查。1969年后,他和一群上海知识青年一起,放弃了上海户籍,到黑龙江插队。对一同上山下乡去黑龙江的知青而言,李仁杰这样的插队干部既是他们的领导,又是他们的叔叔保姆。“十六七岁的娃娃,离开家乡几千里,来到荒凉的呼玛,有些孩子一下火车就哭了。”李仁杰和其他插队干部白天在食堂为知青做饭;夜里怕孩子冻着,轮流值班给他们添柴火。和青年们一起劳动,同时做思想工作,一干就是六年半。当时的他,对于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总感觉很不对劲,心里很苦恼”,但是能做的却只有尽力照顾好、关心好那些知识青年。从解放初期,到“文革”后期,李仁杰一直与青少年打交道。后来他当了长宁区区委书记,积极参与和领导长宁区改革开放的初期工作。他既抓经济建设,也抓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长宁区先后三次被国务院妇儿工委评为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先进。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沪生

我是李仁杰的晚辈

入驻晚辈
  • 沪生
    沪生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