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超然同志简介:

丰超然( 1907-1989),字逸尘,莒县暮山镇上峪村人,194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 丰超然幼年时曾上过私塾,接受了一些儒家传统教育。后来上过学堂,受孙中山 三民主义思想影响较深。到了青年时,他思想开明,善于交友,不重钱财,同情穷苦百姓。 1930年前后,丰超然在村里筹办学堂,自备房子,自筹教具,对当地青少年进行了三民主义和救国救民思想教育,义务教学10年之久。在他的培养和启蒙教育下, 有一大批人走上了革命道路或成为教育工作者。他的学生丰本然、李洪刚、丰恕然、 丰培生等后来成为县处级领导干部,丰赫然、王玉斗等成为建国后的教育工作者。 在义务教学之余,丰超然还学习和研究中医,开过药铺,亲自坐堂行医。他行医 不为赚钱,对家庭贫困的病人只收少量费用或干脆不收费。他同情并帮助一些生活有 困难的人。有一年冬天,临朐有一个要饭的流落到上峪村附近,在街头因冻饿得病, 奄奄一息。丰超然把他救回家,拿自己的棉衣给他穿上,并留在家里调养了几天。解 放后,这个人感念丰超然的救命之恩,每年都到上峪村去看望他。因丰超然义务教学 又经常做善事,后来村上人就将他家称为“积善堂”或“学堂里”。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曾委任丰超然当乡长。但他认为国民党乡长的主要任务就是 向老百姓催钱要粮,于是力辞不就。他对一些地方“杂牌军”向群众逼粮逼捐的恶劣 行径深恶痛绝,曾利用“五旗会”的办法,组织数百名老百姓,手拿木棍长矛与盘踞 在暮山一带的国民党杂牌军“十三团”进行斗争。后虽因敌我力量悬殊未能取得胜利, 但也大煞了“十三团”的威风。 1940年后,丰超然通过亲戚关系开始与八路军接触,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此后 他借助自己的学校,向学生及亲友宣传共产党的主张,让群众都知道八路军是为老百 姓打天下的军队。1943年秋,中共莒沂县委在纪家坪成立,丰超然被调到莒沂边办事 处做文教工作。次年,县政府在埠南头村创办了莒沂县县学,丰超然担任校长同时兼 任教师,为当时抗日培养了一大批好干部。 1948年,丰超然报名南下,到湖北省襄阳地区工作。刚到时,国民党留下的特务 和地方封建势力依然顽固,形势非常复杂。他不顾危险,带领群众与反动势力进行武 装斗争,发动群众建立基层组织,实行土地改革。在他担任襄阳县石桥区区长时,曾 多次遭到敌人暗杀。通过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形势很快得到了好转。一年以后, 他被调到襄阳县县政府工作。 1952年,随着全国形势的好转,襄阳地区决定建立农业专科学校,丰超然任校长 兼党委书记。时值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经济困难,地方上缺乏资金,上级投资 也很少。没有校舍,丰超然就设法借了襄阳城西一所寺院——广德寺作为校舍,又借 了寺院周围的土地当学校的试验基地,就在这艰难的条件下招生办起了农校。后来, 上级拨款建了新校,农校才迁至襄阳城。丰超然领导这所学校,连续招生10年,为 襄阳地区培养了数千名农业科技人才,为该地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丰超然一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了大量工作,是教书育人的先进代表。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丰超然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