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彪同志简介:

难忘的一次党支部委员会 张文彪 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十六年来,参加过无数次党支部委员会,但使我最难忘记的是1948年4月的二次党支部委员会。这次支委会虽然是在山坳里开的,但由于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义,支委们对如何摆脱敌人尾追堵截,战胜困难,完成任务,想出了不少办法,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真正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特别是对毛主席“支部建在连上”的教导,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1948年元旦,我们华东野战军十二纵队三十四旅,在纵队司令员陈庆先同志带领下,从江苏滨海县出发,到大别山区执行“牵牛”任务,把进攻刘、邓大军的敌人,牵出一部分到津浦路两侧,以减轻敌人对刘、邓大军的压力。 四月中旬的一天中午,团长周正习、政委丁植民和营教导员黄少华同志突然来到我们八连,把指导员杨文才、副连长池开山和我(专职党支部书记)叫到一起,团 支委会长问了一下连队当前情况后说:“我们“牵牛”任务已经完成,敌人十个团的兵力,已被我们引到津浦路两侧。纵队命令我们旅立即转移到江苏省泗洪县境内休整。为了迷惑敌人,团党委决定留下你们连在怀远、嘉山县一带活动,半个月后主动撤回。任务是造声势,多跑路,少接触,把敌人拖住。”政委说:“你们留下困难很多,只要党支部一班人紧密团结,充分做好干部战士的思想工作,密切依靠人民群众,团党委相信你们一定会拖住敌人,战胜困难,胜利完成任务的。”教导员向我们交代了征粮政策后说:“把营部侦察班配属给你们,对完成任务会有帮助。” 大部队向东走了,我们连夜向西走了九十多里路,一个叫吴山的山坳宿营。这时,几个支部委员围坐在一起,由指导员杨文才同志传达团首长交代的任务,他说:“现在我们好象在漫长的黑夜里行驶的一只小船一样,大家要广开言路,出主意,想办法,把这只小船胜利地撑到彼岸。”当时我把全连二十二名党员思想状况谈了一下,认为到敌战区三个月来,虽然困难重重,吃不饱,睡不好,但所有党员都能吃苦在先,冲锋在前,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卫委员周德(二排长)风趣地说:“现在我们生活最有意思,夜里行军打仗,白天山上睡觉,看来六月还得穿棉袄。由于过度疲劳,个别战士产生‘报销思想’,打仗不好好利用地形,这种人的思想工作一定要做好。”支委薛培均(司务长)说:“我们处在敌占区,吃粮向地主、富农筹措,蔬菜、油、盐经常买不到,部队体质下降,少数战士得了夜盲症。为了部队能够吃上饭,在必要时可采取奔袭办法,向伪乡公所‘借’粮。”宣传委员王吉(一排长)说:“迷惑敌人就得多跑路,多宣传,每走过一个地方就贴上几条标语(事先写好带上),落款部队番号不断扩大,什么‘长江支队、黄河支队、淮北挺进纵队’等等,使敌人一时摸不清楚。”组织委员周荣正(三排长)提议开好党小组会,把任务讲清楚,要求党员以身作则,团结互助,在关键时刻接受党的考验。支委池开山说:“团里要求我们与敌人‘少接触,多跑路’,我理解就是不主动出击,遇到零散敌人也绝不放过战机。我们现在有两大困难,一是吃粮,二是穿鞋,吃粮靠筹给和向伪乡公所‘借’,穿鞋自己动手,把棉衣里子布拆下来打草鞋穿。” 通过对形势的分析,支委们对完成任务充满了信心。指导员杨文才同志说:“在任何艰难困苦条件下,我们都得认清形势,照团党委的要求,团结一致,战胜困难,拖住敌人,胜利完成任务。 会后,各个党小组在山坳里东一堆、西一堆的研究怎样完成任务。二排党小组发起了挑战,保证做到吃苦在前,团结立功,人人有草鞋穿,个个跟上队。其他小组也提出了些具体措施。在党小组广泛活动的基础上,经过连队简单动员,使全连真正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的良好政治局面。 随着国民党正规军尾追堵截,地方武装不断清乡,我们几乎每天夜里不停地行军,东突西跳,情况最紧张的时候,一夜挪动几个地方才能休息。一天,我们转移到嘉山县一个叫苗小街的地方,本想到这里向地主、富农筹粮,可是这个小街只有六户人家,老百姓都跑光了。从住房条件看,也没有筹粮对象。尽管两天来,连队靠野菜充饥,但大家拖住敌人的决心坚定不移。一班长、共产党员汪清明说:“困难,只能折磨我们的肉体,但征服不了我们的意志。” 五月初,我们在张八岭山区,经过周密侦察,充分准备,一夜敲掉了两个伪乡公所,搞到一些粮食和油盐,全连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饭。接着,我们通过声东击西,长途奔袭,摆脱了敌人的尾追,到达了天长县境内。五月底,我们这个连单独在敌占区活动了十八天,先后与敌人接触七次,打掉了四个伪乡公所,抓了二十一名俘虏,缴获一挺机枪、三支驳壳枪、十二支步枪和部分弹药;在江苏省高良涧乘船跨越洪泽湖,带着胜利的喜悦到达了目的地,回到了党的怀抱。 (作者原任第二炮兵工程技术总队政治部副主任)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张文彪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