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林同志简介:

军械科科长 孟凡林 河北黄骅县人,汉族。一九二七年十二月 出生,一九四二年二月入伍,一九四四年一月入 党。 历任:渤海一分区警卫班长、排长、副连 长,炮七师警通连副连长、炮七师后勤运输队 长,炮十二师司令部体育主任,炮四团司令部管理股长,济南军区 炮兵农场副场长,炮十二师后勤部生产科长、军械科长等(原授军 衔:少校)。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离休,一九七九年四月进所。行政十六级, 正团职待遇,一九八八年七月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注:曾参加淮海、渡江战役,天津战役和抗美援朝等。孟凡林 我一九二七年出生于河北省黄骅县(今黄骅市)。从十岁起就给本村地主放牛,做零活,终日过着衣不遮体、食不饱腹的生活。一九四二年二月参加了当地的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一九四四年一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参加回民支队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一声炮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我们华北大平原,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在这艰难岁月里,我们回民支队在队长马本斋的指挥下,进行了反扫荡、反侵略的斗争,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虽然我们当时人少,武器差,所使用的武器大多是从地主老财、汉奸手里缴获来的,但十分有效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四年上半年,是我们这个地区最艰苦的一段抗战时期。晚上行军打击敌人的岗楼,挖地道和敌人展开地道战。电影《小兵张嘎》、《地道战》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家乡,也是当时我们家乡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真实写照。在和日本鬼子338的游击战中,我们广泛的依靠当地的人民群众,充分的打击敌人,当时,敌人在部分城镇中设立据点,在乡村中建立岗楼,我们回民支队从多化少,从大化小和敌人展开了游击战,晚上拔据点,夺枪支,因为据点鬼子少,汉奸多,便于打击,也可以减少我们自己的伤亡。当时据点里的设防是非常的严密,不但有铁丝网,还有深深的护城河,唯一通往外面的就是一个高高吊起的吊桥,当地的群众和游击队纷纷帮助我们。敌人一旦放下吊桥,群众就化妆送情报给我们,我们趁机冲进去和敌人进行肉搏战,夺取敌人的枪支弹药,多次战斗后壮大了我们自己的力量。当时我在四大队当通信员,在战斗中,我们大队还缴获了一挺歪把子机枪,这在当时是非常好的武器了,还有一部分三八大盖。经过数次的战斗,我们的武器变好了,弹药也多了,人员也增加了,游击队力量也扩大了,战斗力也增加了,吓得敌人撤岗楼,并据点,不敢再轻易出车,行车。我们又通过地道战的方法拔据点,消灭了大量的敌人,到一九四四年敌人基本上收缩进县城以内,不敢轻易出城扫荡。我们利用夏季有青纱帐掩护的有利条件,狠狠打击敌人扫荡的部队,特别是汉奸见了游击队,一听到枪声马上缴枪投降,我们和日本鬼子进行了多次刺刀见红的肉搏战,我们四大队也在和敌人的多次较量中成长壮大起来了。 有一天,我们四大队得到了群众和汉奸内部给我们送出的消息说:日本鬼子全副武装乘四辆汽车由黄骅增援盐山。两地相距四十五公里,我们决定马上远距离奔袭,去打击敌人的增援汽车。由于路远,时间紧,我们必须用两条腿和敌人的汽车轮子赛跑。当我们赶到指定地点,准备挖沟切断公路时,敌人的汽车已远远开来了,我们急忙从附近农民家里扛了十几个大耙,放到公路上,耙齿朝上(耙齿是铁做的)拦截敌人的汽车。我们隐蔽在公路两侧的青纱帐里,等敌人的汽车到了跟前,发现路中间放着大耙,汽车无法行驶,只得停下来。随着一声令下,我们一起开火。一时间,枪声大作,火光冲天。日本鬼子还没反应过来便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全做了俘虏。这次战斗,我们支队不仅缴获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还立了战功,受到妻凳339领导的表彰。这是我入伍以来,参加的最大的一次战斗,由于这次战斗中表现勇敢,被领导由通信员升为警卫员。回民支队初建时,只有五百多人,到一九四五年扩大到了一千多人,部队建制由五个大队扩大到十一个大队。战场也扩大了,由天津南部 到山东德州以北,津浦路以东,回民支队划归渤海军区管辖,在一九四五年春夏季攻势中,扩大战果,处处打击敌人,日本鬼子和汉奸被打得纷纷逃出大城市。 南下作战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鬼子投降后,我们和国民党残余土顽争地盘,收缴日本鬼子的武器后,回民支队进行了整编,被编为八路军一个整团,驻扎在黄骅,后来上级来了命令,奉命去东北,我和一个马夫跟随李元政委留在原地坚持斗争,组织了由几个县大队组成的渤海军区沧南军分区17团,进行了休整。到了四六年春夏季,主要任务是训练,然后和国民党残余部队进行战斗。从一九四七年一直斗争到一九四八年的上半年,我们这个团在这个地区和国民党部队进行了反复的作战,四八年初,根据华东野战军的指示,我们团被编制到渤海十一师,被整编为解放军野战部队序列,随大部队南下。在师长付政委李光文领导下,我们师过黄河打寿光,过胶济路南下进入霭40誉喜:享 打击国民党残余部队,然后进入苏北作战,部队进行补充和休整,准备参加淮海外围战役。淮海战役于一九四八年底进入第_一阶段后,部队进行了简短的休整,开始了渡江作战的准备。 渡江时,我担任副连长,带领着突击队和兄弟部队一起渡江,当时国民党在江南有强大的炮兵向我渡江部队疯狂开火,我们渡江的工具(船只)很少,从苏北到长江,群众支援我们的人划小帆船,人民群众帮助用帆船昼夜不停地运送我们打过长江去,因为船只大小不同,有的大一些可以坐两个班20多个人,小一点的只能坐一个班十来个人,长江东西战线比较长,我北岸的炮火集中射向江南。当时的口号是: “我们解放军坚决执行命令,打过长江去,活捉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我们连队从芜湖江北过江,当时一百多人的连队过江后只剩下80多人,牺牲负伤20人左右,指导员句火根在这次战役中负重伤,过江后经过暂时修整,补充到120人左右,连长带领我们全连大部队一起向上海开进,解放军不给国民党部队一丝喘息的机会,发动了上海浦东战役。 就在这时,我们连队接受上级命令,返回南京驻扎训练,进行部队整编。到1950年7月,我们连队划归到炮兵第七师驻南京汤山,改成师部警通连四个排,160多个人,我当时任副连长。1950年年底,我调到华东特科炮兵学校学习,后改为第三炮校。 1951年4月份炮七师接到抗美援朝命令,我没毕业,提前回到原音B队,准备入朝参战,我被分配到运输队当副队长,经过简单的训练和准备,炮七师师部率领3个团从南京乘火车出发(都是闷罐车),当时我们还没进行换装,仍穿着棉衣,装备的武器,车辆都是淮海战役中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美式装备(如105口径的炮汽车是美国造的大道基运输车,载重8吨,到达东北安东(丹集,)宽甸,在鸭绿江过江第一站就是朝鲜的新义州,立即进入了作战准备。如汽车封闭大灯,只用小灯,摩托化的部队行军都是在晚上进行。因为当时我们没有制空权,如高射炮、飞机的数量都有限,晚上摸黑向前方开进,炮七师分配的作战位置在朝鲜的中线,金华、平康一线,各团的炮兵部队接受任务后,都及时地赶到各自的作战位置,我们后勤由国内当时的一个运输队,入朝后把各团的运输力量都集中到后勤,成立了三个运输队,我在运输一队当队长,45部车驻扎在各个山沟的兵站里,每天晚上将物资运向前方,开始运输线很长,再加上敌人空中投的炸弹,扔的照明弹以及空中扫射,我们的车没有大灯,小灯紧急情况下不能开,闭灯前行,速度很慢,大部分时间是第二天晚上才能到达目的地,由于敌机的轰炸,白天汽车靠山伪装,晚上再出发,车辆规定三辆车为一运输组,由一名排级干部带车,特殊情况两个组执行任务,必须由连级干部带车,当时的生活非常艰苦,吃的是压缩粮,喝的是凉水,当时朝鲜的城市和村庄整个就是一个废墟,我们的司机晚上出发,白天休息,都是住在山沟里边或朝鲜群众的简易房子里,或坑道里,天天如此,运输任务非常重,前方需要的弹药物资和一部分给养(基本上是压缩干粮,少部分是高梁米),全部需要通过汽车运到前方,在这条运输线上,打不垮、炸不烂、摧不坏的钢铁运输线上,敌人用优势的飞机封锁我们,但志愿军有自己的办法,朝鲜公路比较少,通往前方的公路要经过许多封锁线,志愿军在各个公路两侧都设了防空哨,主要的任务就是观察敌人的飞机,飞机来了哨兵就朝公路上打枪示警,我们的司机就关闭小灯,继续前进,飞机走了就敲锣,司机就驾驶汽车开小灯加速前进,敌人的飞机只要发现目标就拼命地扫射,投下各种炸弹,大炸弹投到公路上就炸一个大坑,影响交通,朝鲜妇女用头顶石头和志愿军一起修公路,保证了公路的畅戈队的张副队长在运输当中,就在这种残酷的轰炸中,三部汽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孟凡林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