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信同志简介:

强行通过娘子关 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我华北八路军为了打破敌人的“囚笼政策”,影响全国抗战局势,争取时局好转,利用青纱帐(指高梁成长成林时)这一有利时节,于一九四O年的八月二十一日到十二月五日这三个半月期间,对敌人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百团大战”,给了敌伪以沉重的打击。 任务是由形势决定的。抗大总校根据上述情况,要求我们“山东大队”(总校派往补充山东抗大一分校的干部大队)必须在战役开始前,通过正太路,不然的话,不但铁路不好过,即使过去了,也不便行动。因此,我们按照预定的行军路线,向娘子关日夜兼程进军,并于十八日晚强行通过娘子关。 娘子关位于阳泉和井泾县之间,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之要地,控制了这个隘口,居高临下,可以确保这段铁路的安全。正太铁路象一条长长的云梯,沿着山底地势由东向西蜿蜒地躺着,路北有条宽约五十来米的干河滩,与铁路同一方向向娘子关曲折延伸而去,由于地势关系,我们只能选择娘子关以西不到两公里的地方过河滩,翻铁路,爬高山,除此之外,两侧都是无法攀登的悬崖峭壁。 大队进到离正太路约三十里宿营休息,准备通过封锁线,此时已是八月十五日了。第二天晚上没有过得去,被敌人阻击了回来,这样一来,娘子关敌人更加警惕,加强了戒备,但离“百团大战”只有五天时间,看来非强行通过不可了。 为了顺利通过娘子关封锁线,接受十六日晚间经验,第二天,大队长聂风智(原南京军区司令、中顾委委员,已去世)同志决定前往侦察,亲自带领一个参谋和担负掩护部队的副营长和连长,化装成老百姓,到娘子关附近看地形,了解敌人情况,侦察到河滩对面铁路桥上的敌人,原来是一个战斗组三个人,现在有一个班把守,一挺歪把机枪严密封锁着河滩,而这是我们必经之途,所以对我威胁最大。左侧娘子关方向,敌人火力虽强,也在其射程之内,但毕竟距离较远,夜间通过还是好对付的。当地群众还介绍说,娘子关敌人夜间是不敢出来的。大队部据此决定了强行通过方案:先以一个排的兵力,在火力掩护下,冲过河滩,把铁路桥上一个班敌人赶跑或消灭。把桥控制起来,并向娘子关方向警戒,另外两个排同时把火力转向娘子关,压制敌人火力封锁,掩护大队通过。 十八日那天,人们吃饱睡足,准备停当,迎候着夜幕的到来。入夜,颇有点凉意,天空中点点星星从块块乌云穿过,部队静静地行进着。沉静突然被回旋在山间火车滚动声响所打破,只听鼓咯鼓咯时远时近地吼叫着,提醒人们前方距离正太铁路不远了。大家对这次通过封锁线,高度重视,按照前头传来“跟上”的口令,一个紧跟一个地向前行进。 队伍在靠近河滩不远的一个小村庄隐蔽待命。掩护部队按计划布置就绪,突击排一进入河滩,就遭到对面铁路桥上敌人的火力封锁,娘子关敌人的机枪同时叫了起来,全排同志高喊着冲杀过去,我机枪也分向桥上敌人猛烈射击,进行掩护,顿时机枪声和冲杀声响成一片。我突击排把铁路控制后,发射了三发绿色信号弹,我们这时得到迅速通过的命令,按班组先后向河滩冲去,聂风智大队长站在进入河滩路口高喊着:“同志们快冲,穿过河滩,翻过铁路,爬上高山,就是胜利!”我机枪吐出的子弹在人们的头顶上空飞过,敌机枪子弹成扇面形地在河滩上吱吱乱窜,此时此刻停留不得,较为安全的办法,就只有加速向前冲去,这是通过敌人火力封锁的实践经验。 我们冲过河滩,穿过铁路,爬上山休息时,组织干事靳兆西同志和一个参谋才发觉腿部负了伤。后来得知,突击排同志为了掩护我们,他们付出了伤三亡一的代价。经过短期休整,我们沿着山西、河北交界地区南下,经武安、过林县,转向山东浜河区抗大一分校迸发。我们在开进的路途中,翻越太行山时,攀登山西境内太行山,只走了四个来小时,就爬到了山顶。下太行山就进到山东地界了,但下山整整走了一夜,这时觉得比上山还累。但是,同志们都很高兴,我们积极地配合了“百团大战”。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王国信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