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义同志简介:

柳疃镇南范村 范增义 出生于1931年5月的范增义,几年前曾经中风。虽经全力抢救身体 恢复健康,但却丧失了听力和记忆力。如今,靠83岁的老伴儿照顾 日常生活起居。老人儿女孝顺,生活其乐融融。 蓝天白云衬托下的农家小院,柿子和石榴挂满枝头。光影斑驳 的柿子树下,我们围坐在穿着老式军装的范增义老人身边。从他老伴儿的口述中,我们尝试着去还原老人那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虽然 他不能言语,但我们照样能感受到一位出生人死的革命战士那博大 的爱国爱党情怀。 范增义,1949年2月参军入伍,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复员回家。老伴儿拿出了几本证书, 有1950年7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革命军人家属证》,有 中共潍坊市委组织部印制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有《中国共产党党 员党费证》,还有一张写满朝鲜文的证书。老伴儿对范增义老人的过 去,只能追溯到朝鲜战场。 提起那场跨国战争,范增义的老伴儿告诉我们:“他当兵真不容 易,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三年,真是从枪子里爬出来的,没想到还能 活着回来。”初到朝鲜战场,范增义在后勤供应部队。当地地理情况 复杂,气候条件恶劣,加上天上时常有敌人的飞机轰炸,做好后勤 供应相当困难。范增义和战友们想尽一切办法,尽量让前线将士吃 饱穿暖。不久,领导见他机灵勇敢,就调他到通讯部任骑兵通信员。 当时,部队通信设施比较落后,电话线经常被炮弹炸断,不得 不让战士们骑马或徒步去前线传递命令。最危险的一次,范增义从 前线回来,身上的棉 衣都被敌人的子弹打 烂了,棉絮飞尽,衣 服只剩下破烂的里子, 棉帽子也变成了单帽 子。幸好,人没有受 伤。 “村里去了三个 人,有一个到朝鲜不 到三个月,还没上战场就冻死了。常家庄有一个,去朝鲜不到两年也牺牲了。现在就剩 下他一个了。”老伴儿望着范增义对我们说。 范增义时常思念昔日的战友,特别是一想起那些牺牲的同志, 就独自流泪。转业回到家乡后,他把部队的优良传统也带了回来。 他当民兵连长,每年都给部队上输送兵员。从1954年一直干到1983 年,整整30个年头。他带领民兵时时处处打头阵,累活急活抢着 干。老伴儿用手往西一指,对我们说:“那是1957年挖的干沟,就 是他领着村里的男女老幼干的。从开春修到麦收,那才叫一个累 呢!”当时的施工作业,全靠人工,男的挖土推车,女的装车拉车, 硬是修了一条公路和一条便于农田水利灌溉的沟渠。直到现在,还 在发挥着它的作用。前几年,范增义还当过养路工,精心养护着曾 经倾尽心血的干沟土路。 1958年“大跃进”开始,毛主席号召全国大兴农田水利建设。 按照上级部署,在昌邑、安丘、高密三县交界处兴建峡山水库。当 时,全县18到50岁的男劳力全部上阵。作为民兵连长的范增义, 责无旁贷,披挂上阵,带领全村青壮年吃住在工地。整整一年时间, 愣是一锨锨、一车车,按时完成了分配的任务。老伴儿自豪地告诉 我们:“前几年,儿子还开车带我们老俩口去过峡山水库呢。那里的 风景真是太好看了。” 苦尽甘来,如今的范增义老人,三个儿子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 上发挥着带头作用。老大是党员,老三在部队;儿子、儿媳都很孝 顺,又有国家的补助,两位老人感到非常知足-。从范增义老人身上, 我们看到了一位共产党员不求索取、默默奉献的精神境界和对党对 国家无限忠诚的博大胸怀,确实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范增义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