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芝同志简介:

柳疃镇门八村 孙秀芝 孙秀芝出生于1931年, 孙秀芝的娘家是柳疃镇孙家河滩村。她从小就有满腔热情,对 革命者崇拜有加。14岁就任村儿童团长;17岁任青妇小队长,带领 姐妹们做军鞋、缝军袜。她胆大心细,思想进步,工作积极,表现 突出。1947年10月12日,在党支部书记孙瑞云和好朋友孙云芬的 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入党的,还有她的大哥和二 叔。当时,一起入党的共4人,有3人出自孙家,成为一个典型的 党员之家。 孙秀芝兄弟姐妹四人,大姐出嫁早;大哥因为是党员,经常不在家;二哥于1947年参军入伍,转战大江南北;父亲又不幸去世。 家里就只剩下她和母亲。她看见母亲因思念亲人心切,几乎天天以 泪洗面。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盼望着结束战争,全家人早日团 圆。1948年,解放军开始攻打高戈庄。村里接收了一些伤病员。孙 秀芝带领青妇小队不分昼夜,精心服伺。一个月后,部队就要离开 了。一名护士对她说:“你这么热爱部队,我领着你参军吧。”其实, 她早就一心想着参军,但看见孤独的母亲那婆娑的泪眼,瞬间心又 软了,无奈地留了下来。从孙秀芝叹息的话语中,我们读懂了“自 古忠孝难两全”的含义。 当时,面对恶劣的斗争环境,党员身份不能公开。每次开党员 会都是到瓜棚或者庄稼地里等远离人们视线的地方,十几个人蹲着 或坐在地上,讨论和部署任务。义工联副主席孙涛情不自禁地问了 一句:“大娘,那时候开会都讲些啥内容呢?”孙秀芝告诉我们:“那 时候,都是书记亲自给我们开会。主要强调千万别暴露身份,工作 要主动,积极带头。入党就是干革命的,党叫干啥就干啥,不能抱 怨。”是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比别人多付出、多奉献。 讲到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的追杀,孙秀芝老人陷入了悲愤 之中。当年,为了躲避“还乡团”的迫害,她与村里的党员、革命 家属先是藏在门八村西北的一个窑屋子里。后来,大家觉得不安全, 又转移到寿光大家洼。临近年关,她实在放心不下家中的老母亲, 边走边哭。孙瑞云书记劝她,千万不能回家,回家可能就没命了。 没办法,孙秀芝只能先去闫家车道的姥姥家。年逾七旬的姥爷又连 夜把她送到河东的冯家村,在大嫂的娘家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直到来年2月,昌邑解放后,她才回到家里…… 新中国成立后,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随即展开。孙秀芝积 极投身到运动中来。根据组织安排,她在夏店住了一个月,协助当地政府开展“土 改”运动。在昌 邑整党学习期间, 她积极报名援疆。 当时,她非常坚 决,但母亲非让大 哥来城里苦苦劝 说。无奈,她又一 次留在了家乡。 1953年11月18日,孙秀芝成为一个幸福的新娘,嫁到了门八 村。第二天,刚回娘家,恰逢乡里开党员会。她马上脱下新装,赶 到当时的张刘乡政府驻地刘家车道开会。老人家对我们说:“我是妇 救会副会长,更不能落后。”她把优良传统也带到了婆家,在村里先 后任支部委员、妇女主任等,一直干到60岁退休。 在孙秀芝的言传身教下,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先后入党。他们一 同开党员会,一起缴纳党费。一个“党员之家”传承着党的优良传 统,激励着家庭的每一位成员。这让孙秀芝非常自豪。2012年,外 甥孙怀光在部队荣获“优秀士兵”奖状,现在还端端正正地挂在家 里最显眼的位置。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孙秀芝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