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甫同志简介:

刘兴甫,是山东省青州市弥河镇北蒋村人。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掀起了抗美援朝运动。在这场洪流中,我这个血性男儿为了报效国家,于1951年2月应征入伍。 参军后,我被编到299团某营一炮连,当了一名炮兵战士,跟随大部队拉练到了崂山县。集训了半年,又回到了益都,参加拍摄《南征北战》电影。拍摄结束,又被改编为21军61师炮兵团指挥连,为入朝做准备工作。首先学习朝鲜的风俗习惯等,如进门先脱鞋子。 学习了几天后,部队受命分期分批坐火车开往吉林通化。到达后下火车休息了半天,当天夜里就向朝鲜开进,按命令每夜须走120里。 吉林初春的夜晚还很冷,再遇上刮风下雪,更是冷得没法说。走一夜的路,脸冻得似刀割,手冻得没有知觉,就这样不知熬过了多少个冰冷的夜晚,终于到达了鸭绿江边。广阔的江面,冰冻三尺,坚硬如钢,趁敌机没来轰炸,按照上级的命令,部队迅速跨过了鸭绿江。部队前进逢山开路、遇河架桥。部队过桥后,再把桥拆掉捎着,舍不得丢弃,以免再架桥时,找不到材料。 入朝后敌机经常轰炸。为减少牺牲,我军只得夜间前进。人地两生,夜间行军,困难重重。运输物资的汽车如果开灯,敌机就会发现目标来轰炸。好在前进的路上,早设岗哨,发现敌机来,立即鸣枪示警,汽车马上闭灯。 一个漆黑的夜里,我军正在摸索前进,敌机突然来轰炸,炸弹就落在了我连战士们中间。幸亏路窄,战士们拉开了距离单行,只有1人牺牲3人受伤,指导员的马也被炸死了,好在指导员平安无事。 部队继续往里开进,敌机轰炸得更加疯狂,我们仍旧是夜行昼躲、提心吊胆。一不留神,就有牺牲的危险。 大约又走了1月多,部队才到达了朝鲜的东海岸。我们一刻也不得休息,接着就领受打坑道的任务。一开始我们缺乏经验,也没有技术人员指导,一度进展很不顺利。后来,我们派人去兄弟部队学习经验,领导又发动干部群众集思广益,就地取材,自制工具,总结加快施工进度的方法,很快工作就出现了转机。我们分班轮战,昼夜不停,战士们苦干了40天,打巷道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这时,又接到了到前线接防的命令。我们又马不停蹄地急速赶到东线,敌人可能早已知道我们来接防,他们打过来的炮火特别猛烈,我们立即反攻,也以最猛烈的炮火射向敌人,双方阵地炮声隆隆,火光冲天。一阵猛炮过后,双方都有少歇。在战斗间隙,敌人也用喇叭向我军喊话:“你们的武器太差劲了,是送死来了,这里不是同蒋介石国民党打仗,我们的美式武器是现代化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为了活命,你们赶快逃跑吧。”我们不听他们胡说八道,为守住阵地,决不退缩,英勇顽强,血战到底。 记得有一次,敌机又来轰炸了。一会儿,敌人在装甲车掩护下,一起冲上来,山头被敌人占领了,我军从坑道里将大炮拉上来,山炮、野炮、追击炮一齐向山头打去,敌军被炸得尸横遍野,活着的只得夹着尾巴狼狈逃窜了,我军重新占领了山头。后来知道,原来我军用的是诱敌深入之计。我军的指挥也太高明了!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刘兴甫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