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雨农同志简介:

傅雨农(1921.10—2011.12),男,汉族,沂水县人, 1945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1981年3月退休改离休,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廉洁勤政忘我工作,赢得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为山东气象事业的创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受到表彰奖励。离休前任昌潍地区气象 局副科长。 傅雨农男,汉族,1921年出生,小学毕业,山东省沂水县人,1945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潍坊市气象局副科长。 主要业绩:入伍后在沂中县大队当战士。1945年9月至1953年12月先后在山东警备二旅政 治部,山东鲁中九师政治部,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三师政治部,昌潍军分区司令部,山东军区司令部气象科任文印员、缮写员、秘书等职。1954年1月转业后历任山东气象局秘书、办公室副主任、潍县气象站站长、昌潍地区气象台副台长、潍坊市气象局副科长。1979年5月4日离休。经上级批准自1956年8月1日起副处级待遇。入伍后。1947年3月至5月鲁南和莱芜战役各立三等功一次。1948年8月豫东战役后立二等功并选为师直属队模范。1951年4月立三等功并选为军分区直属队模范。六十余年来在党的教育下,弄清了政治生命的可贵,革命工作的重要,服从组织分配和保持晚节是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等一些主要问题。(1)入党志愿书和临时党员证的往事: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前,我军与蒋军决战前夕,华东野战军政治部印制了临时党员证发给所属部队每一个共产党员,以备负伤后住院临时过组织生活之用。所在部队为了轻装上阵,连同入党志愿书也一并发给个人保存。他把它们放到上衣口袋里,当作护身的法宝,犹如透视心灵的镜子。遇到困难和工作累时就看看志愿书上的入党誓词,从而增加信心和力量。这年夏天,华东部队为了粉碎蒋军的重点进攻,并牵制蒋军对刘邓部队南下的追击,转战鲁西南。这期间,连绵阴雨,夜间行军,往往浑身湿透,这时就把吃饭的搪瓷碗扣在胸前。护住入党志愿书和临时党员证。济南战役前,部队奉命从鲁西南调往津浦一线阻击新五军对济南王耀武的增援,一夜之间横淌南阳湖几十里水路,有的地方水深及胸,为了不把入党志愿书弄湿就把军服顶在头上。近60年了,它们仍然完好。(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被动性的较量:前面提到部队外线出击。为了和敌军周旋,寻找战机,歼灭敌人,夜间经常行军百余里,到达驻地,顾不上休息和吃喝,必须立即誊写蜡纸,赶印文件,以致极度疲劳,往往头碰在桌子上或油印机上,这时在身上拧几把,再继续干下去。夏季,白天苍蝇叮、晚上蚊子咬,也顾不得扑打,荧荧如豆的油灯下,挥汗如雨、刻写、印刷战斗动员令、干部公布令、通报、通知、动员口号,出版小报以及瓦解敌军材料……严冬季节,手脚冻僵了,跺跺脚。用冷水或雪搓搓手再干。这种工作是很被动的。首长和各科室的文件一经送到,就急如星火,为了不延误文件的下达,夜间要行军,白天要工作,有时三、四个昼夜不得安眠。那时只有一个信念一打败蒋军,旱日建立新中国。所以再累再苦,心中也是舒畅的。曾经行经黄泛区与部队失掉联系,顶着9-10级大风,踏着没到鞋的细沙,一昼夜不吃不喝,行程140余里,带领文印股的同志赶上了部队。也曾经在刚打下城市或战场上刚押走俘虏,敌机还在轰炸扫射时,去收集油印器材等。(3)为了党的工作,能上能下;建国初期,转业到山东省气象局,1956年8月经前省人民委员会 (即省府)任命为办公室副主任。1958年初响应党和毛主席领导干部下放基层的号召。经申请,到原潍县气象站任站长,后来扩建为昌潍气象台任副台长。在这期间,物资紧缺,生活困难的条件下,与同志们一道,在党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下,克服困难,建起了昌潍地区气象台站网,为气象服务工作打下了基础。再后来扩建为潍坊市气象局,改任副科长。为了工作的需要和随着年龄的增长,从省局中层领导一步步退了下来,认识到革命工作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革命的需要。因此,无怨无悔,心安理得,不留遗憾。毛主席《卜算子·咏梅》中“不争春、丛中笑”的诗句永远铭记在他的心上。(4)河边莫湿鞋,观钓不羡鱼:离休后,学会了控制感情,不计得失,不计待遇、不慕虚名,常常反思对党的贡献太少,若再讨价还价,就不可取了。年龄大了,力不从心,不能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就应该少给党和组织添麻烦。刚退下来时,家住郊区,局里交通工具少,公交车辆也不多,出租车基本没有,去医院多是老伴来回蹬着三轮车拉着,穿行在医院门前拥挤的豪华轿车旁,他并没有觉得不光彩。这几年生活费比过去发的多些了,去医院看病他也不要单位出车,乘出租车也不要报销单据了。他常用陈毅同志“手莫伸”的名言告诫自己。使自己倘佯在心态平衡的幸福之中,享受着颐养天年之乐!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傅雨农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