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路求索 典范长存——马耀南烈士生平事迹(文/徐泗河)

北旺马门 发表于2017-10-12 20:07:07

一生要做硬汉,绝不发_无聊呻吟语,咬紧牙关与困难做殊死战,一直向前迈进,便是轰轰烈烈的人生。——马耀南日记 自明本志

马耀南同志,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1939年7月战死沙场。他是高级知识分子,爱国、正直、有学问,追求真理。在新旧势力的争战中,他亲身体会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七七”事变后,他主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振臂高呼,投笔从戎,奋战疆场,拯民族、国家于水火,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教育、改造旧知识分一子的成功典型。他是知识分子引以为荣的模范先驱。他的英名和伟绩与人民的解放事业共存。

一、学生时代

马耀南同志,原名马方晟。1902年7月16日生。祖籍是山东省长山县长白山下的沟西村。同治年间,耀南的曾祖父兄弟二人参加太平军造反战死后,家境困顿不安,耀南的祖父遂带老小数口挑一担箩筐搬了家,定居在比较繁华的商埠周村近郊——长山县第三区北旺庄,以卖豆腐为生。经祖、父两代经营,家道溉‘丰。抗战前已是有几十亩地兼营缫丝业,酿酒业的小康之家了。

 耀南父茂纬,略通文墨,为人勤谨,厚实,排行老二,生三子耀南、晓云,天民,耀南居长。 ”

 1909年,耀南7岁时,随父念“子日”,受启蒙教育。13岁时,转入新式学堂周村高等小学续读。1920年他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当时的济南,刚刚接受了“五四”爱国运动的战斗洗礼,新思潮、新文化颇为活跃。少有大志的耀南置身于此,如鱼得水。他博览群书,寻觅新知。初,他对中外名人如晏子、王阳明、曾国藩、俾斯麦、拿破仑、林肯的著名典句备感兴趣,奉为座右铭。以陶冶“雄心”、“自制”、“坚忍”、“克己”、“勇敢”等人生品格。读了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介绍西方的论著,听过杜威、泰戈尔的演讲。所有这些使他对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博爱,产生了向往。不久,邓恩铭,王尽美等创办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耀南和几个同学自愿参加佩带着印有马克思头像的瓷质圆形徽章,在星期天去参加活动。后经常阅览《新青年》等进步书刊。 

在学校,他参加了反日团体——十人团。并作为班的负责人之一,带领同学们上街游行演说,抵制日货。在课堂里,他沉默寡言,温文尔雅,一到街头则判若二人,激于民族义愤,他演讲起来总是慷慨激昂,虽喉干舌燥而不怠。同学们亲切地喊他“风潮疯子”。有一次因抵制日货,被思想保守的大伯父打了耳光,但他仍坚持宣传不止。

他对旧教育制度无比憎恶,对无真才实学而以哗众取宠为能事的教员极为不满。他说这些人“大不够中学教员的程度,提到这里真是令人愤恨:这类办教育的,不赏之以老拳治他的罪待何时,说是没有钱,他们还只管中饱,岂不可恶!我们青年学子可怜光阴虚掷。”因而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智能,对自己要求近乎苛刻。他说:“不按照程序是难有趣,一天一天的过去,不知不觉的一生,大梦醒已晚矣。想到这里真是可怕,时时刻刻的不放松,才能稍慰心意。”他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有规律地学习。他学习成绩优异,国文、数学、物理、化学无所不爱,尤以英文为最。两年中,他每晚到两里地外的青年会学英文,风雨无阻。终能看英文原版书籍。厚厚一大本《英文字汇》他啃得滚瓜烂熟,逢有人请教,信口而来,故有“英文字篓子”之称。他对体育锻:练也从不放松。一次运动会“接力得了大长脸,心中非常难过,人无羞耻何足以存在?自此后勉力以雪此耻。”以后他坚持玩杠子,练长跑,样样不甘人后。他生活俭朴,虽为洋学生,但穿家中做的粗衣布鞋,吃学校伙食团的便宜饭菜。他肯于为公做事,被举为学生大饭团筹备员。学生伙食团选举司帐员,高年级学生嫌、麻冗,不愿干,耀南主动承担。

马耀南无比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而自豪,但一想到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国人麻木又忧心重重。1923年6月14日,他在日记中写道t“晚上谈到中国时事上,日人待中国i何等残忍,真使人难过。国人气象如此,中国异常危险。”又写道:“虑及日本如是逼我,不以岳飞痛恨金朝之心为心,以雪此莫大之辱,何足以作现在中国之青年乎!思至此,则他样苦衷悠然而逝”。为使中华自强,受当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他锐意求,学深造,图以赤子之心报效国家。1925年(实际为192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蜚声中外的天津国立北洋大学机械工程系。

二、曲折十年

耀南步入大学门槛年月;正是我国政治发生大变化的时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工人、农民、学生运动蓬勃开展,耀南从国共合作领导的国民革命中看到了国家的希望。

这时的耀南参加了国民党,情绪饱满,十分活跃。在学界,他是北洋大学学生领袖之一。在政界,他是国民党天津市党部领导成员。他带领学生上街游行,抵制日货,反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1928年济南惨案爆发后,他倡导创办“五三”工厂,以牢记民族血仇,唤醒国人。民国十八、九年,天津爆发工人罢工,马耀南是领导人之一。

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建立反革命政权后,远在北方的耀南尚蒙在鼓中,仍以虔诚的信仰致力于国民革命。1929年3月,他以天津国民党代表身份去南京出席国民党三大时,看到与北洋军阀官场一样腐败,党国要员用贿赂拉拢代表,争选“中委”。满腔热忱,笃信厚诚的耀南,怎么也想不到以“总理忠实信徒”自居的人竟是这样一伙蝇营狗苟之徒,他极为愤慨,拍案中途离席。返津后,参加国民党改组派,利用各种机会,发表文章,从事倒蒋。

1930年,耀南经6年学习,大学毕业,得学士位。但在此时,,因其反蒋锋芒毕露,得罪权势,裂眦必报的蒋介石一伙,便以“亲共反蒋”的罪名开除耀南的国民党党籍,并下令通缉。为谋生存,耀南急离天津,蛰居乡下,在河北省永清县中学当一名普?通教员,继而去江苏南通一所私立大学任教。

这段流亡生活使耀南感到彷徨、苦闷,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于败退之余,托身远地,又逢了凋落的季节,苍茫回匾顾,一点儿希望也没有,一点儿生趣也没有。总之,现在我是四海一身,落落寂寞,同枯燥的电杆一样,光泽泽的在寒光灰土里冷颤。眼泪也没有,悲叹也没有,我好像是在地狱里游行。”又写道.“同类的人应当同受人的生活。现在皆熟视同胞过非人的生活……。盗贼横行天下,敲人脑汁,吸人血肉,想来真叫人痛恨切齿。”

虽身处逆境,但他终有爱国知识分子的傲骨。他宣誓:

“遇难而退,遇苦而悲者,皆无能人也。处顺境而骄,遭逆境而馁者,皆非真正青年。”

“宇宙一战场,人生一恶斗耳,绝无逃遁苟安之余地。”

 1933年夏天,耀南应本县众士绅之请,辞去南通教职返里,任长山中学校长,希以自己的才智奉献于桑梓父老子弟,

长山中学是“五四”之后在清末长山书院基础上改制的新兴学校。因历经战乱,治学者无方,学校几经波折,书香不旺。谈及治学妙方,耀南认为”学校不仅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且是研究学理的机关,所以学校学生并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的讲义,而是在教员领导之下自动研究学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延聘教员不但是求有学问的,还要求于学问上很有研究的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的。”马耀南刚进校,一扫陋习旧制。广泛延聘进步教师,注重新式教育,鼓励学生成立自治会,主张自由研究,培养民主校风。又扩大图书室,购置新书,开放禁书,增设实验教具,组织课外诗歌朗诵,英语会话,并安装发电照明机械,扩建学生宿舍,修建学生浴池。还将校门口“闲人免进”的木牌,换上“欢迎参观”四字,允许老百姓进校提意见。马耀南还放下校长架子,亲自任课,与学生一起打扫公共卫生,整修街道。这些措施使校风为之一振,学生成绩也大大提高。连续3年参加全省会考名列前茅:从而长中在鲁东一带声誉鹊起,附近十余县的学生争相报考。马校长的威望在本县、在教育界也与日俱增。

1935年,一日寇进逼华北。全国抗战声浪鼎沸,而国民党政府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马耀南一介文人士子,两手攥空拳,无一筹国家。他希望教好学生,走“教育救国”的道路,但时局的发展,偌大华北,已不能放下一张平静书桌。马耀南十分关心时局,他订阅第三国际中国执行部出版的巴黎《救国时报》,还坚持收听外国英文广播。对蒋介石不去收复东北,而亲自督战贵阳,围剿长征中的红军深为痛心。讥讽蒋介石“不打日本打内战,算什么英雄?!”当听到外台披露的日蒋勾结签订“何梅协定”,阴谋将华北拱手相让时,他悲愤难忍。他十分钦敬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民族英雄。此时他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感情,深夜他放声高诵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和史可法的《致多尔衮书》。其言语时丽慷慨激昂,时而忧愤沉痛,其切肤痛苦之情溢于言表,有时竟至声泪俱下,涕泪横流不能自制。

“哀莫大于心死,苦莫大于国亡”,他叹息着,在苦闷、彷徨中走过了十年的曲折道路。    

三,投笔从戎

“七七”卢沟桥的炮声,“八一三”上海的炮火,使一切爱国的中国人振作起来了。    

耀南8月15日在日记中写道。“上海炮火异常凶猛,全国已入,血战状态,自顾尚在此安逸消闲,能不愧死!自即日起,应特别振奋,求有所报命国家,获取较大代价之牺牲,方不愧生此世间。”8月28日又写道:“此时不便只身避难,只好不顾一切进行民众武力之促成,任何困难,准备忍耐下去。”

为了“求有所报命国家”,耀南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倡导教员,学生议论时政,编演救亡歌剧,“进行民众武力之促成”。

这时,国民党在山东的要员秦启荣等也打起“抗日”的招牌。马耀南是地方实力派,他们当然不敢小觑,派人找耀南洽谈“合作抗日”来了。马一向反对国民党“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反革命政策,因而故意提了抗战的战略战术,抗日军队的建设,抗战的民主政治等一套问题,来人张口结舌,无法解答。耀南见状已十分不满,来人又以只要与他们“合作”就可恢复其国民党党籍。耀南听后大喝一声说:“国民党要我,我还不要他呢!”来人碰了一鼻子灰,悻悻而回。

耀南从长期的实践中已认准国民党政府“抗日无能,治国无方,亡国有道’注定不能领导抗战。而自己又是“报国有心,救国无术”,于是寄希望于中国共产党。

9月下旬,地下党员、北平师范大学学生、原长中附小教员林一山去胶东途中看望老校长。二人见面,谈及时政,情投意合。林一山详细讲解了抗战的形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如何发动敌后游击战等问题,马听后茅塞顿开,高兴地说:”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共产党比国民党不知高明多少倍啊!”他认定林一山是共产党人,再三挽留共同抗日,林一山见马耀南抗战情真意切,就说明自己要去胶东另有任务,“如果你真心想与共产党合作抗日的话,我可介绍你去济南找山东省委,请省委另派人来与你合作”,耀南听后十分高兴。

10月的一天,耀南赴济南按林一山的吩咐找到了中华民族抗日先锋队山东省队部队长孙传文。孙发展他为民先“特别队员”,并向省委书记黎玉同志作了汇报。这时省委正根据中央指示发动山东人民抗战,准备成立十个军在各地选点。经过分析,认为马耀南有民族气节,爱国开明,在地方有威望,依靠他发动武装起义是有可能的。11月初省委派刚刚出狱的姚仲明同志以国文教员的身份到长山中学,任务是与马耀南紧密合作,阻止长中南迁,办成抗大式的学校,发展民先组织,把学生留在敌后作游击队骨干,一旦时机成熟,发动起义。那时,邹(平)、长(山)、桓(台)—带还没有党的组织,仲明去后团结马校长,在教员学生中做了大量工作。一个月的考察,结论是:长中可以作为起义地点。仲明返济向省委汇报,省委加派延安来的红军团长廖容标和鲁北特委书记赵明新二同志到长中,组成一个党小组,加紧展开工作。耀南在仲明、容标、明新同志的帮助下,觉悟提高很快,他对参加过长征的廖容标同志十分佩服,经常彻夜长谈,读了廖送他的《西北印象记》。对共产党、红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表示“你们要我干啥就干啥”。党小组和耀南共同商定,由耀南出面,开展下列工作:

首先在学校调整教学课程,推行战肘教育,裁减旧课程,换:上国际形势、中日问题,游击战术、农民问题等新内容。

组织全县抗敌后援会,进行募款劳军。一以区为单位。派学生下乡宣传,发动民众。

成立教学研究会,发动中小学教员以切磋学问为名,进行抗:日教育,发展“民先”队员。

开办游击战术训练班,以举办民众夜校的名义,召集邹、长、桓一带进步青年进行军事训练。

开展对全县各种武装的政治教育。对县大队,区.中队、联庄:会,看家队各种形式的武装主动联络,派人讲演,鼓动抗战情一绪。

长山中学的抗战活动搞得热火朝天,校内的CC分子以及社会上的反动势力发出“长中被赤化了”的惊呼。国民党县教育局,督学、县大队少校政训员,县长周义章遂先后来校,以种种借口破坏长中抗战,都被马校长据理力争硬顶了回去。

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马耀南坚决抵制了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中等以上学校一律南迁”的命令,使长山中学成为清河地区唯一坚持下来的学校,为我党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保存了一个战略基点。

1937年12月24日(农历11月22日)长山东关逢集,日寇飞机突袭长山城,死伤无辜群众多人,长中门楼炸塌。这是敌人进占长山的前奏,日寇将到未到,韩复榘政权陷于崩溃。党小组立即决定:把100余名抗日师生带往预定地点——长山九区黑铁山。耀南同志先去长山八区找马函三,马敬先了解那里民众发动与组织,的情况,准备迎接起义部队,然后再上山。走前,耀南还叫赵明新同志带上学校唯一的油印机、药箱。

12月26日夜晚,在黑铁山下的太平庄,只有3支破枪,8把大刀的队伍由姚仲明,廖容标宣布起义,组成“山东人民抗日救国”第五军。

耀南同志到长山八区找到马函三、马敬先,与他们商定,把马函三掌握的八区区队拉起来,组织抗日武装。然后耀南同志回到黑铁山下,还带来了从家中募集的3支枪,几百元钱。它标志着这位爱国知识分子投笔从戎,踏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

四、艰苦抗战

 这支幼小的抗日队伍不足百人,但它不是投机钻营的国民党政客拉起的散兵游勇。更不是逞一时之勇的绿林草莽结成的乌合之众,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正义之师,是民族解放的希望之火。耀南与共产党入团结一致,用全部心血倾注在起义队伍的建设上。

耀南从长山八区回来的路上,亲眼目睹了日本兽兵在周村烧杀抢劫的暴行。他对学生说:“亡国奴的遭遇,比活报剧中演的不知惨多少倍。鬼子要亡咱们的国,灭咱们的种I不拼到底就没咱的活路!”活生生的教材给这些幼稚的学生兵增添了抗日救亡的信心和力量。   

当时起义队伍经费短缺,枪少粮蹙。耀南见状十分焦急,运用他的名望在九区召集乡绅座谈会,先晓以民族大义,继则带头认捐粮款。乡绅和一般群众很快发动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后来,他又将中国银行发行的80万元农村贷款收作抗日经费,很快扭转了部队的困境。

国民党长山县大队300人枪在抗日队伍的感召下,也慕名而来。但艰苦的生活使大部分人悄然离去。耀南受此一挫,打消对国民党地方武装的幻想,又去长白山区的由家河滩一带,协同马函三工作,很快组成了一支游击队伍。在他影响下,他的两个弟弟晓云、天民也都在长山一区、三区拉起了队伍,组织了抗日武装。

1938年1月8日,廖容标同志带队夜袭长山城,消灭汉奸维持会。1月19日,廖容标、姚仲明同志在小清河伏击日军汽艇,歼青烟潍日军司令松井山村中将以下12人。随后开往八区7与马耀南在那里发动的队伍会合。2月4日,周村,邹平据点出动400鬼子围剿,五军英勇反击,激战终日打退十余次集团冲锋,毙伤日伪百余人。

三次战斗,五军声威大震。许多自发武装纷纷投靠五军。接受五军番号的有6个支队30多个中队,2000余人。长山、桓台、邹平,章丘、历城、临淄等县到处展开抗日游击活动。长白山,黑铁山以及长山六区相继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3月,为了扩大游击区,打通与四支队、省委的联系,,五军分为两部:廖容标与姚仲明同志带主力三、四中队300余人过胶济:铁路,在淄河流域活动;马耀南与赵明新同志带领五军大部坚持路北斗争。

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耀南和明新充分发动群众,将路北部队发展为六个支队5000余人。并攻克敌盘踞的邹平城;处决大汉奸刁在林,括促伪县长王星三。五军司令部进驻县城。5月下旬,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委任马耀南为地区专员兼保安司令。五军内部一些有“正统”观念的人,要求耀南受委,企图升官发财。经过激烈的斗争,耀南拒绝了国民党委任,向姚政委表示:接受共产党领导,坚决抗战到底,并把委任状撕个粉碎。6月6日,毛主席和北方局书记刘少奇,给山东省委电报指出:“山东的基干武装应组建成支队,恢复和使用八路军游击队的番号”,这样,省委派红军干部杨国夫同志到清河地区,打出八路军的旗号,改编第五军。廖容标、姚仲明同志调往四支队。6月上旬,根据省委指示,在邹平城将五军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马耀南任司令员,杨国夫任副司令,霍士廉任政委,鲍辉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五、六、七、八、九五个团。接着,在7月上旬将临淄的学生志愿军训练团整编为十团。不久,章丘县的抗日武装翟毓蔚部编为十一团,五军警卫营扩编为特务团,三支队人数近万人。

整编中,混入五军内部担任支队长职务的蓝衣社成员高竹君(有的回忆文章为高竹筠)、学行社分子张景南煽动其部属拒绝接受八路军番号。耀南满怀深情地开导他们:“军队组织起来是抗日的,不是咱们的私产,我决心跟共产党走,这是万分正确的,你们现在不明白,将来一定会清楚的。”耀南的鲜明立场,使改编顺利完成。高竹君、张景南则叛变投敌当了汉奸。7月上旬,高、张率部偷袭三支队司令部。耀南沉着镇静,以两连兵力牵制叛军,另调七团急驰增援,击溃高、张,保卫了三支队司令部。

8月13日拂晓,耀南派一营兵力协同友军孟昭进部进袭济南,在瓢泼大雨之中攻入北关、黄台车站,使济南守敌大为震惊。这时的马耀南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军政齐飞跃。1938年10月,经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书记郭洪涛,清河特委书记、三支队政委霍士廉同志介绍,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耀南处处以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已。行军打仗与战士共甘苦,吃糠饼子喝凉水,睡地铺穿粗衣,从不特殊。戎马倥偬,一有空,他就掏出挎包里的《论持久战》等党的文件学习,读兵书、学战例。尤其注意向杨国夫这些老红军学习,很快提高了军事指挥能力。

1939年3月30日,秦启荣制造“太河惨案”,杀害我三支队政治部主任鲍辉、特务团长潘建军以下数名干部战士。马司令气愤填膺,派杨副司令到路南反摩擦,自己率七团坚持清河游击战,转战邹、长、临、桓。他亲自指挥了司家庄、爱贤村战斗,身先士卒,发动民兵用土枪土炮协同主力作战,成果辉煌。

这年春,敌寇在清河区以“巩固点线、扩大占领面”为方针开始。铁壁合围”,长山、邹平、章丘等县城相继沦入敌手。敌人的碉堡沟网纵横交错,我三支队面临困境。为了扩大根据地,突破重围,根据省委指示,三支队向小清河北发展。6月初,三支队机关带七团、十团、警卫营、特务团和部分地方武装3000多人在邹平、齐东交界的刘家井一带集结,计划从齐东、济阳打通与冀鲁边的联系。6日拂晓,济南日酋松井少将调动张店、周村、长山、邹平、桓台、青城等地日伪兵6000余人,配以重型大炮、汽车、骑兵等,对三支队进行合击。马司令、杨副司令和清河特委书记景晓村认真研究作战方案,与日寇激战竟日,毙伤敌人800多名,内有敌大队长以下军官7人,在我军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五、血洒清河

刘家井大战之后,日寇寻机报复。三支队遵山纵指示,迂回通过胶济铁路到鲁中山区整军。

7月22日拂晓,部队进驻桓台县城东北的牛王庄,本欲稍事休息挥师东进,但由于这一带是敌占区,乡村政权操纵在汉奸手中。他们一面假殷勤用好酒饭招待司令部,而对战士早餐迟迟不解决,一面派人进城告密。敌人突然包围村子,马、杨司令指挥部队英勇反击,一直打到下午两点。杨副司令请马司令带机关和炮兵连先撤,自己带警卫营和七团阻击掩护。马司令率部突围撤至大寨村头时,遭到敌人伏兵的机枪扫射,罪恶的子弹穿透了马司令的胸膛。耀南同志壮烈牺牲。年仅37岁。

白云山垂泪,小清河呜咽。耀南殉国后,千万群众扶灵追悼,花圈挽帐,衰足十里。为了缅怀烈士,中共清河区党委决定将长山县改为耀南县,三支队宣传队改为耀南剧团。还设立耀南中学,培训优秀军政干部。三支队在烈士的亲密战友杨国夫同志带领下,在清河、渤海平原掀起了更加猛烈的抗日风暴。

1942年12月,中共山东分局清河区党委、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山东清河行政主任公署为马耀南等烈士树立纪念碑,不久举行隆重追悼大会。

碑的正面题字:

“气壮长白山,历经百战敌寒胆;血溅小清河,慷慨捐躯志长存”。背面碑文曰:

 民国26年7月7日,卢沟桥战端爆发。日本强盗以灭华;之企图,大发兽兵,进袭平津,继攻京沪。半壁河山,顿形变色。铁蹄所至,奸淫烧杀,备极凄惨。山东投降派不战而逃,全省各地颇为紊乱。此时,爱国志士,热血青年,在中国共产党号召组织领导之下,脱长衫,放书本,参加抗日斗争,搁下锄头,挂起镰刀,奔赴民族战场,

马司令耀南,以学界先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联合当地师生,组织工农群众,长白山上高举义旗,短衣长衫,荷枪携弹,来斯归欤。小清河岸,锦秋湖畔,旌旗所指,倭寇披靡。部队日益壮大,声誉遍震’鲁北,驰骋胶济沿线,转战邹长临桓打周村,克长山攻济南,袭张店,破铁路,拆桥梁,配合正面保卫武汉,致使敌寇昼夜不安。刘家井,魏家堡,东鲁庄,纪家疃,历经多次歼灭战,使敌寇疲于奔命胆寒。捍卫清河,建立抗日基地,实行民主政治,改善人民生活。凡此英勇事迹,遍地妇孺莫不为之箪桨歌欢。

然数午坚持抗战,我不少忠勇将士,为民族解放事业坚决苦斗。已流尽其最后一滴血。点点斑斑洒在清河平原,鲜红烙痕铭于人民心坎。我马司令耀南,于桓台牛王庄战役身先士卒,冲击敌寇,壮烈牺牲战场’而众多烈士亦莫不在伟大事业中,先后树立辉煌战功。

众烈士效命民族,殉难疆场,固为重大损失,情实悲愤。然而,血非虚流。烈士之伟绩在于保卫人民利益’烈士之功勋在于奠定胜利基石。烈士之精神永存,伟大之事业未‘竟,尚待我辈将士高举革命的旗帜,踏着先烈血迹,依靠群众,克服困难,咬紧牙关,团结向前,为求得明年打败日寇 而努力,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解放后,人民无限怀念烈士。1962年马耀南烈士的遗骨迁往新落成的淄博市周村区革命烈士陵园。 

耀南同志从一个旧知识分子成为一个率领千军万马的八路军指挥员,正是在中国共产党教育下完成了旧民主主义者到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思想转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三十七年的春秋,他在“求索”中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他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倾家荡产,骨肉分离,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一生“做硬汉”确实创出了“轰轰烈烈的人生”。

 耀南烈士永垂不朽!

浏览:131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