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历程( 十三)离休十七年

王称固 发表于2019-12-12 17:42:04

我是1991年办理离休手续的,但真正休息是1993年省顾委撤销后,我的组织关系从顾委转到了省委办公厅,这以后我的中心任务就是养老保健,保持身体健康。10多年来,我坚持一条,对身体有益的就做,对身体有害的不做。我今年已经92岁了,但头脑清醒,生活能自理。有朋友向我请教养身之道,我说,没有什么特殊的,主要3条:(1)思想轻松,精神上没有压力。我自问这一生中,从来没有害人之心。1958年,我如果做一点违心之事,也许可以躲过那次浩劫,但会一生背上精神负担,整天在惶惶中度过,恐怕也不会长寿;第二个让我思想轻松的原因是我的家庭和睦,家人从未给过我压力。我妻子麻秀容和我一起到云南后,先在省委宣传部干部处工作,后因为我的原因被调到昆明女子中学任教。她是一位能干贤惠的妻子,每天不但要干好自己的工作,还要照顾孩子。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她对我不离不弃,这是我永远要感激她的。我们是几十年相濡以沫的患难夫妻。2007年秋和2008年初,我患病住院,我的家人对我格外照顾,我妹妹专程从北京赶来看望我,连在外地上大学的孙子也每天打电话来问候我,这让我感到了亲情的可贵。(2)睡眠好,饮食好。我现在每天能睡七八个小时,饮食也可以。在吃上我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只要保持清淡就好,大鱼大肉不吃,每天补充点必要的奶制品,保持适量的运动。平时,我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3)每天坚持学习。这么多年来,我除了做党史工作外,每天都要学习2至3小时,主要是读书看报想问题。读书看报的好处是,可以了解国家大事,不与时代脱节,同时还可以运动脑子,防止老年痴呆。在身体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发挥余热,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重走长征路

    199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老省长刘明辉同志提议重走一段长征路。我虽然是七七事变前参加革命的,但未参加过长征,有这样一次机会让我感受当年红军的伟大,我当然不会错过,因此也积极报名参加。当时明辉同志年纪已逾80,但精神很好,在他带领下,我们延安精神研究会的10多个老同志和省级机关的部分年轻同志从昆明出发到皎平渡口。

    皎平渡在禄劝县皎西乡境内,距昆明220公里,公路路面窄,坡道陡,弯又急,汽车左转右转,到达时已是中午,我们一行乘车都觉得很累,遥想当年红军战士穿着草鞋、饿着肚子、背负重担、扛枪急行,在敌人的围追下从这里抢渡金沙江是何等的惊心动魄。站在刚建成的皎平渡大桥上西望,金沙江滚涌西来,江流似箭,猛浪若奔;在阳光的映照下,两岸群山耸峙,峭壁森森,对面就是四川省会理县通安镇。

    1935年4月,四渡赤水后的中央红军乘势突进云南。“云南王”龙云大为惊恐,急令滇军和各地民团防卫昆明,滇北和金沙江南岸的防御由此空虚。机不可失14月29日,中央发出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由一军团佯攻昆明,虚晃一枪后,连克禄劝、武定、元谋,直抵金沙江龙街渡,摆出一副红军主力由此渡江的架势;三军团西渡普渡河,到达洪门渡口准备渡江;而军委纵队则从寻甸丹桂村出发,由总参谋长刘伯承率领的先遣队直趋禄劝皎平渡,五军团负责殿后。得知红军动向后,蒋介石急令金沙江巧家至元谋各渡口毁船封渡;同时催令各路敌军于5月8日前赶到金沙江边,妄图将红军“追至江边解决”。

    “前有天堑,后有追兵,红军如不能抢在敌人到达之前渡江,势必落人背水一战的危局。”陪同我们的党史办的同志为我们介绍当时的形势。而浪急水猛的金沙江将红军架设浮桥的努力一一抛人江底。为此,只能靠渡船渡江了,而江边的船早就被国民党当局下令破坏了。经当地群众帮助,红军找到了7只小船,有一只还是破的。

    皎平渡南岸的沙滩上,有块巨石,当地老乡称它“将军石”。明辉同志当时在中央警卫营工作,他还记得当年刘伯承同志站在石头上组织红军过江的情形,他向我们介绍说,“红军一切行动听指挥,部队上船下船,昼夜都有专人引导。红军急是急,却不乱。”就这样,靠这7条小船,红军干部战士3万多人,仅用了9天9夜全部渡过了金沙江。置之险地而后生,这是在整个长征中,红军战士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从出发时的10多万人,到到达延安时拼杀得只剩下一二万人,是胜利吗?是的。这个胜利的意义在日后越来越显现出来。这次重走长征路,使我感悟良多。我们今天纪念长征,决不是形式上的重走长征路,而是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长征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她的不朽更深刻地表现在此后的延安精神上,表现在那种艰苦奋斗、同舟共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我们纪念长征,更大意义上说,不是单纯的怀旧,更不是恋荣和希望这种历史悲壮的重演,而是要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为人类崇高理想的坚定信仰不懈努力奋斗上开创新局面,迈向新未来。

    二、参加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协重要会议

    2001年12月13日,中共云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我应邀出席了这次大会。大会回顾总结前6年的工作,确定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省委和省纪委;动员全省党员干部,团结和带领各族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这一天晴空万里,我的心情也和阳光一样灿烂,从我到云南工作时1954年的9万党员到现在全省已发展为163万党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党不断地发展壮大,不断地成熟,带领中国傲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我怎能不为她自豪,怎能不为她骄傲!

    三、参加云南老年体协

    1983,我还在工作时,就开始兼任省老年体协的顾问。我离休后,更是有许多协会邀请我参加。如省老龄委、延安精神研究会、书法协会等,大约有七八个。但我参加老年体协的活动比较多,其他的多半是挂个名。省老年体协最早是由薛韬同志倡导办起来的,他离休时,当时省委领导曾征求过他的意见,希望他担任省顾委副主任,但他说退就退到底。他喜欢打网球、打太极拳,在他的组织下,老年体协的活动开展得风风火火。他干了10多年,后来交梁家同志,之后是李树基接替。李树基接替后向省财政申请盖了老年活动中心,还在呈贡搞了个钓鱼基地。我参加老年体协的活动,一是可以锻炼身体,二是可以结交朋友,与老战友、老同事在一起谈谈心,交换看法,这对身体也很有好处。多年来繁忙的工作要求我必须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胜任每天远远超过8个小时的工作任务,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就是爱国爱家的观念已深深地在我心中打上烙印。因此,每天早起锻炼身体,散散步,打打太极拳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页。这种规律性的锻炼使我虽已高龄依然思维清晰,行动自如。在87岁时,我曾被评为云南省第六届健康老人。

    2004年10月,云南省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在昆明举行。我也应邀出席了大会。会上,省委书记白恩培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老年体协表示祝贺,向多年来为全省老年体育工作作出贡献的同志表示感谢,向全省老年人和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的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16个州市及省级直属单位23家老年体协代表队共300多人在庆祝大会上举行了健身表演展示。看着那些虽已年过花甲但依然精神矍烁的和我一样的老人,我也感到由衷的高兴。

    四、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4年,中央作出了在全体党员中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的部署,作为一个有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也参与了这次活动。虽然我曾经历过革命战争血与火的考验,经历过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与反复,经历过下放劳动中的低迷与困惑,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始终坚信自己走的是一条光荣正确的道路,始终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在这次学习中,我再次认真地学习了党章,重温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经典著作,对党和政府现行的一些方针政策进行了学习,并与省党政军新老领导一起讨论交流,大家敞开胸怀,畅所欲言,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共同探讨加快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使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我还提议,云南有着丰富的革命传统资源,应把革命传统教育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经常性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这样,才能让年轻人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才能增强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五、撰写回忆录

    这些年,我在做党史工作的同时,自己也陆续写了一些自传式的稿件。从2005年开始,我根据省委党史研究室同志的建议,开始撰写个人回忆录。在撰写过程中,我首先得到了原省委分管党史工作的领导王学仁同志的热情支持,当他听到我有想写回忆录的打算时,亲自到我家支持鼓励我,并帮助我协调解决了许多问题。省委组织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委办公厅老干处的领导也给了我多方的关怀和帮助,并抽调专人协助我工作。

    说实话,撰写回忆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为了回忆一点很微小的细节,我就要查找很多资料,找一些当事者与我共同回忆。对我这样一个92岁高龄的老人而言,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但是写回忆录,能够帮助我总结自己的一生,并且多动脑筋,对身体有益,使自己糊涂得慢些,因此也就有了这本自述性的书。希望能对后人了解我们所经历过的那个时代提供借鉴,有所帮助。

浏览:86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王称固
    王称固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