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父亲韩曙(88)

leo韩 发表于2016-02-23 16:39:01
 1951年11月12日,三十九军接到志愿军总部命令,于11月底开赴朔宁、市边里地区,接替四十七军临津江两岸的阵地防务。一一七师为军第一梯队,接替一四一师的防御任务。
一一七师从11月12日起,转入临战前的准备工作。父亲向各团首长传达了上月赴四十七军学习他们的作战经验,目前敌我双方作战特点和战区的地形状况。师党委根据军的预先号令和父亲的建议,初步确定了师的基本部署和各团的作战任务,以及开进的时间、路线和集结地域。
11月20日,一一七师从成川以北的石田里地区出发,经过一个夜间行军,于24日到达市边里以东地区集结。
开进的第三个夜晚,经过三登附近时,师政委杨弃乘坐的汽车被撞,杨弃政委腿部骨折,由作战科长李宏垠护送至当地医院急救,尔后转送国内养伤。老杨哥运气不好,入朝第一次战役前夕,他和彭副师长遭敌小分队袭击,两人负伤,回国治疗,五次战役结束,部队转二线休整时他才回来。这次部队正在向战区开进,他又被撞伤,失去了参战的机会,十分不幸。
进入集结地区后,师长彭金高主持师党委扩大会,向各团下达了作战命令。父亲作了有关作战的具体部署和注意事项的补充说明。彭主任对战时政治工作作了部置。
经过紧张有序的准备,在兄弟部队的协助下,一一七师于12月1日顺利地接替了一四一师的防务。
一一七师防御正面西起将军洞,东至孝龙岱,正面约9公里,纵深约13公里。左邻为四十二军(后为三十八军),右邻为一一五师。前沿为连绵的中等起伏丘陵地,纵深地势较高。总地势走向敌方高于我方。师的前沿阵地为光大岱东山、城山、芝山、孝龙岱北山。城山(标高为290米)是前沿阵地的最高点,控制城山即可控制铁原通往市边里的公路,确保师的防御稳定。城山向东连接芝山(标高205米)形成山脉,从芝山向南伸出2千米的山梁,最南端为190.8高地,它和城山、芝山形成一个丁字形。1952年夏天,敌我双方在190.8高地,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美国人将此山称为丁字山。主阵地与前沿阵地间,有一条小河,名为驿谷川,由南向北,经光大岱西侧向北,至城山西北成90度急转弯向东,然后经孝龙岱南侧向铁原方向流去。它把我方主阵地与前沿阵地横向割裂开,从城山、孝龙岱之间渡过时,把左翼团的阵地割成两块,给师的防御作战增加了很大困难。但驿谷川河水也为前沿阵地提供了充足水源。
当面之敌初为美军三师,泰军二十一团和菲律宾营。12月下旬由美军四十五师接防。敌方阵地前沿在418、334、346.4高地一线,平均高于我方阵地一百至二百米以上,控制着我方前沿阵地和缓冲区。敌我双方之间的缓冲区一般在5百至2千米之间,孝龙岱前沿相距为3千米。缓冲区有敌我均不便防守的小高地十余个。
根据地形特点,师决定展开两个团为第一梯队。三四九团为师的右翼,是师的主要防守方向,扼守光大岱东山、楸柯岭诸高地。三个营成纵深配置,前沿只有一个连坚守光大岱东山,只要守住此阵地,即可确保全团阵地不失,有效支援左翼团的防守。三五一团为师的左翼团,夹驿谷川和铁原至市边里公路布阵,阻止敌人经五里亭、内石桥向我纵深突击。三五0团为师第二梯队,防守第二阵地,随时支援第一梯队战斗和歼灭可能在内石桥小盆地空降之敌。
进入阵地前十天全师及团以下各分队都制定完善了作战方案。师前进指挥所开设在楸柯岭最高点,可以直接观察到敌我前沿的大部分地区。但它只便于指挥右翼团,不便于指挥左翼团作战。进入阵地头两个月父亲一直在这里指挥作战。
一一七师接防时,正是我军粉碎敌人秋季攻势之后,转入战略防御的初期。战线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前沿阵地只有野战工事和只能容纳一两个人的防炮洞(猫耳洞),以及少数的由两个猫耳洞相连接的小型坑道,尚未形成坚固的防御体系,不利于长期坚守。
根据军首长“先坐下来,站稳脚,然后有组织有步骤地打击敌人”的指示,师决定先用一至两个半月的时间,全力改造、加强第一线防御工事,形成以坑道为核心,以堑壕交通壕互相结合的防御体系,全师人员、马匹、武器装备全部转入地下。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第一线阵地建成了攻不破、炸不烂的“地下长城”。
这两个月父亲先后两次上光大岱、城山、芝山、孝龙岱前沿阵地,与指战员们见面,了解干部战士的思想情况、生活状况、检查各级作战方案和弹药食品储存情况。进一步摸清地形情况。父亲还勘察了二线阵地及纵深阵地的主要高地和有价值的雨裂沟壑,选择炮兵阵地和坦克火炮待机地域以及师后勤分队开设地区。
父亲上第一线阵地观察后发现:
一、干部、战士战斗情绪很高,士气旺盛,有决心有信心打退敌人进攻,守住阵地。但长期和敌人对峙,整日整夜躲在坑道里,受敌人炮火打击,不是滋味。不像前五次战役打运动战,虽然行军走路很艰苦,战斗激烈残酷,有时伤亡也大,但能消灭敌人,又有休整机会,感到痛快。因此普遍存在急躁情绪,盼望能主动出击,打运动战,打大战。
二、干部战士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精神很好。不怕苦不怕累,昼夜不停挖掘坑道,修野战工事。尽管吃不好饭,喝不上热水,洗不上澡,甚至洗脸洗脚都有困难,但为了战争的胜利,大家毫无怨言。但坑道内狭窄、阴暗、潮湿,又不断受敌人火力袭扰,一切活动都受很大限制,吃喝拉撒睡都有困难。长期缺少蔬菜,夜间视力普遍下降,影响作战活动。挖掘工事缺少工具、炸药,全靠人力掘凿,进度缓慢,大家感到很着急。
三、敌我阵地之间缓冲区较大,是我前沿阵地的掩护地带,有力地控制这些地区,不让敌人利用,对我坚守主阵地有很大好处。
四、芝山孝龙岱之间有约两千米的间隙地带,中间还有三座小高地。敌人可能利用驿谷川河道或公路,向我实施偷袭渗透。光大岱东山至城山之间沿驿谷川东侧有一条山梁相连,两高地间有五百多米间隙。
五、我前沿阵地前,没有铁丝网,也没有防步兵雷,全靠昼夜不停加强阵地上的巡逻观察,防止敌人偷袭。
针对上述情况,父亲指令有关部门和部队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各级指挥员和政工干部,必须深入连队,到第一线和干部战士见面,反复向他们说明长期坚守防御的重要性以及有利条件和困难,牢固树立以阵地为家、长期作战思想,树立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思想,克服急躁畏难情绪。
二、发动群众,上下一齐想办法,克服困难,加速阵地建设。
三、第一线阵地必须储备半个月的主副食品、五天饮用水和进行五天激烈战斗的弹药。做好随时向前沿阵地运送弹药、食品的方案,保证战斗激烈时能送得上。
四、前沿阵地必须建立日夜不间断的观察哨、防空哨,建立战斗值班分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五、为确保主阵地安全,防止敌人偷袭,第一线营连每天晚上都要向阵地前的缓冲地带派出小分队,进行夜间巡逻、伏击,防止敌人偸占缓冲区的小高地和对我阵地的偷袭。
六、加强灯火管制,夜间进入战区的汽车一律不许开灯,不准有明火和发光器暴露在阵地上和隐蔽地区。
七、加强对电话线的巡逻检查,防敌破坏窃听。
八、在芝山孝龙岱之间公路两侧的三个高地增派了一个步兵排和加农炮兵排防守,多处挖断公路,纵深挖了一条防坦克壕,敷设了防坦克地雷,防止敌人沿公路顺着驿谷川河谷的进攻。在光大岱至城山的山梁上,增加了一个山炮排,可利用坑道工事对缓冲地区和敌人前沿进行直接瞄准射击。
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主阵地已经达到能防空、防炮、防毒、防火、防水、防寒的“七防”要求。解决了吃热饭、喝热水、淋浴擦澡、烧烤衣被、安全厕所。有的坑道内还有水缸、门帘、火盆以及娱乐场所。使主要阵地成了能打、能防、能机动。能生活的阵地之家、地下长城。战士们豪迈地把阵地称之为:勇士洞、老虎洞、胜利街。坚定了长期坚守的信心,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的乐观情绪。
浏览:165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止语
    止语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