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博山县西石马据点建撤时间考证(文/秦克铸)

卧游斋主 发表于2021-03-26 18:07:23

抗日战争时期博山县西石马据点建撤时间考证

秦克铸

西石马村,地处淄河上游、五凤山之阳,北距博山城20公里。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地处通往鲁中根据地的交通要道,又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同时是抗日战争初期我党我军活动的重要基地。

历史上,流经西石马村内的乌龙江,幽深而险峻,春秋时期便是齐鲁两国之间的天然分界线。莱芜置县以后,博山尚未置县,乌龙江又成为益都与莱芜之交界。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博山置县,乌龙江随之成为博莱之间的天然分界线。西石马村内、跨越乌龙江的接境桥,是抗日战争时期青(城)新(泰)公路(博山经蛟龙向西,经三石马、和庄到莱芜)的必经之地。1937年12月31日,日军占领博山,博山县的国民政府与国民党驻军望风而逃。1938年1月,国民党部队在南撤过程中经过西石马的接境桥,为了阻滞日军追击,他们在过桥后便炸毁了石桥。日军赶至接境桥,发现石桥已经被炸毁,便抓夫抢修为木桥,以维持博莱之间的车马通行。石马地区煤、铁资源丰富。日本占领博山后,即开始觊觎石马地区的煤炭开采。

1938年3月,“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六军总队部”与原国民党博山县保安大队长李兴唐部联军,从这里出发,打进博山城。联军撤出博山后,徐化鲁率小分队完成掩护任务撤到西石马村。后第六军总队部回到莱芜,与徂徕山、黑铁山起义的会师部队南下,参加了攻打莱芜城的战斗。不久,被编入这两支起义部队的序列。1938年6月初,张敬焘被任命为中共博山县委书记,并奉省委之命,带着一名通讯员回到博山建立党的组织。开始,为了便于同上级联系,便把县委驻地选择在了西石马桥东村。1938年7月,“罡风道”被改编为“博莱边区人民抗日自卫独立团”,西石马村的“罡风道”道员随之参加了八路军四支队。受我党我军影响,西石马村不少年轻人在抗日战争初期参加革命,有的成长为我党我军的高级干部,也有的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比较有影响的如,王俊青、孙治平、张敬宗、郑洪五、闫天一等将军,以及著名革命烈士孙攻韬、吕济川、吕瑞东。

鉴于西石马村,既是博莱地区的交通要道,又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还是我党我军活动的重要基地,驻博山的日伪军于博山“五九事变”后不久便在西石马建立了据点。

关于西石马据点的建立时间,史志材料中没有明确记载。结合博山县对敌斗争形势与部分老同志回忆录分析,西石马据点应该建立于1940年5月之后,1940年9.18大扫荡之前。

博山县的敌伪据点建立时间有几个时间节点:一是第一次大规模扫荡鲁中根据地(1939.6),二是博山五九事变(1940.5),三是两次918大扫荡(1940.9.18、1941.9.18),四是几次“治安强化运动”。第一次大规模扫荡鲁中根据地(1939.6),日伪军沿博沂路建立了一批据点;博山五九事变之后,日伪军占领了博山东部山区,在东部山区建立了一批据点;(1940、1941)两次918大扫荡,主要是针对泰山区和沂蒙区抗日根据地,重点是泰山区,这前后,在通往泰山区和沂蒙区的博山南部山区建立了一批据点或临时据点;几次“治安强化运动”中,日伪军又在各交通要道、矿区、制高点建了一批据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委员会编《博山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博山抗日撷英: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1995.08)第83页王子通“忆东石马党支部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敌斗争片断”一文中回忆,“1940年1月,我到地委组训班学习回来,召开支委会研究分析了当时东石马党支部所处环境,认为虽然靠近蛟龙敌据点只有四里路,但是本村群众基础好,抗日家属多…… 二月,敌伪军要在西石马村增设据点。博山四区分区委立即研究了敌增设据点后的情况,确定了应变措施。”——这就是说,1940年2月,还只是有消息说“要在西石马村增设据点”,西石马据点建立还只是提上日程,实际并没有开始实施。

政协博山区委员会编的《博山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第2页“虎口余生”,在记录王子通被诱捕的经过时写道,“1940年11月1日凌晨……我急中生暂,三步并作两步从西北角的敞棚里钻出,又从邻居的院墙上跳到街上,但太晚了,被隐蔽在北邻大门后的汉奸中队长唐玉祥一把抓住……于是把我捆起来押到西石据点的地下室里。”——显然,到1940年11月,西石马据点已经建立了。

另,中共淄博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中共淄博历史人物(第1集)》第206页“孙治平”条记载,“1939年6月,莱芜城日伪军350余人进占莱芜东北的苗山,准备在苗山成立伪政权。孙治平所在的第四支队先遣大队和三营乘敌立足未稳,兵分两路,向苗山之敌发起突然袭击。正在河边洗澡、休息的敌人遭到沉重打击,伤亡惨重。这次战斗,毙伤日伪军100余人,俘敌10余人,还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这时,石马的日军和汉奸,得知孙治平参加了八路军,三天两头把他家的人抓去训话、折磨,追问孙治平的下落。”——这段记载,似乎是说西石马据点早在1939.6莱芜“苗山战斗”之前就建立了。

那么,西石马据点究竟是何时建立的? 中共博山区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的《中共博山地方党史讲稿》(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05)记载,“1940年,博山县的东部山区……建立了基层党组织和部分抗日政权。日伪军为了消灭这一地区的抗日力量,于5月9日,调集了兵力,对博山东部地区进行了大‘扫荡’。博山县的池上、李家、太河、峨庄等村庄均为日军占领,并在这些地区设立了若干个据点,博山形势开始恶化。当时,博山县委、县政府驻在李家镇,为适应形势的需要,9日,党政机关除留下部分精干人员及部队坚持敌占区的活动外,其余暂时迁驻到莱芜县境内的(响水湾、杨家横一带)。在这次大‘扫荡’中,日伪军对共产党员和抗日积极分子实行抓捕、杀害等手段,摧残抗日力量,被称为‘五九’事变。

中共泰安市委党史征集研究办公室编著《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第1卷(1925.8-1949.9)》(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06)第142页记载,(博山五九事变后,1940.5)“13日,日军牟田大队并伪军500余人(尾随博山县机关)自池上犯我莱东根据地,在响水湾、文字现受到我军阻击。14日敌撤逃,烧南峪村民房200余间,我军追至青杨行,共毙敌伪70余人。敌调集张店、淄博及各据点敌伪约700余人,于17日分两路卷土重来,一路于常庄东南遭我军截击,被毙伤30余人后撤回;敌主力500余人(含炮、骑兵及伪军小部)在我小部队节节抗击下,午后由常庄经石湾犯至杨家横,遭四支队一团一营、二团(特务团)等部包围。我军利用有利地形以火力大量杀伤敌人,并多次发起攻击,英勇地与敌人展开近战夜战。残敌于次日凌晨在我二团部追击下仓皇逃回博山……,习称为‘第一次杨家横战斗’”。关于第一次杨家横战斗,中共泰安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泰安党史资料(1989年第1期)》(总第16期,1989)高镇如的“杨家横战斗侧记”记载,“1940年旧历4月11日(5月17日),日寇和汉奸共约500多人(其中日军300多人),由淄博出发,经石马、文字现、磨石峪,对这一带(杨家横地区)进行扫荡。”从这段话分析,第一次杨家横战斗时,日伪军还只是经过石马,还没有在石马建立据点。

中共泰安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中共泰安地方党史(1926-1949)》(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06)记载,在第一次“九一八大‘扫荡’中,敌纠集1.4万余人‘扫荡’泰山区和沂蒙区抗日根据地,其中一半兵力反复合击泰山区,妄图消灭我军主力和党政机关。山纵一旅第二、三团巧妙转至外线,待其锋芒过后,打击敌人据点,收复被占区。我专署和军分区机关在反敌合围时伤亡100余人。这次‘扫荡’敌增设了大量据点,打通了泰莱、新莱、泰新、博莱等公路,分割封锁了我根据地。”“1940年,敌人在泰山区连续发动了九一八大‘扫荡’和冬季大‘扫荡’,打通了泰莱、新莱、泰新、博莱等几条主要公路,并增设据点加强控制……。”博莱公路,即博山到莱芜的公路,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有通过三石马的青(城)新(泰)公路,还有通过南博山、常庄到莱芜的公路。西石马据点应该就是在第一次九一八大“扫荡”中或第一次九一八大“扫荡”之前建立的。

西石马据点的兵力配备情况。山东省淄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淄博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淄博抗日英烈,淄博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5.06)第434页王子通口述昃继广整理的《我用“灰色贸易”搞抗日情报》记载,“西石马据点驻有伪军唐玉祥部60多人,日军80多人,配备重机枪一挺,轻机枪8挺,小钢炮4门。”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博山区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08)第485页“1942年日伪主要据点一览表”记载,西石马据点驻扎有日军守备队、伪军警备队,计有日军80人、伪军65人,长枪98支、短枪54支、机枪9挺、小炮4门。仅从兵力配备情况看,西石马据点是鬼子在博山南部山区设立的第二大据点。

西石马据点建立后,鬼子以此为依托,不断向我博山南部山区抗日根据地扫荡、渗透、蚕食。

驻张店、博山的鬼子每次扫荡泰山区根据地,都是先在西石马据点集合,再从西石马据点出发,经沙井、张家台进入常文根据地,这是一条捷径。从西石马据点走这条路到文字现、常庄,路程只有20多华里,步行用不了三个小时,下半夜出发,黎明前进入根据地,就可以很容易地达到突然袭击、长途奔袭的效果。例如,闻名鲁中山区的“三战杨家横”战斗,其中一路鬼子、汉奸就是从张店、博山出发,沿途汇集西石马等各据点的鬼子汉奸,经沙井、张家台、文字现、磨石峪过去扫荡的。途径各村被捕的党员、群众,常常都是在西石马据点集合、关押、审讯,或从这里解往博山宪兵队,送往东北做劳工。1941年以后,鬼子对鲁中抗日根据的扫荡更加频繁,仅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博山的鬼子就四次扫荡常文根据地,每次都是下半夜从西石马出发,赶在黎明前到达扫荡地区。1941年3月、7月、11月,1942年3月、10月,鬼子从西石马出发对泰山区根据地进行了五次“治安强化运动”,给根据地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以南沙井为例,在1941年夏天的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中,这个只有500口人的小山村就被捕去青壮年16人,包括党员3人,群众13人;在1941年底的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中,又被捕去村民17人,包括党员5人、群众12人;从1941年5月到1941年11月,仅仅半年的时间,这个村就先后有四任党员村长(赵景材被捕,于三甲病逝,苏荫愷惨遭杀害,赵炳炎下落不明、遇害身亡)被捕、遇难。

西石马据点被攻克、袭取的时间为1945年8月中旬。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区志编纂委员会编的《博山区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08出版)第493页记载,“1945年8月上旬(实际应是8月中旬鬼子宣布投降以后——作者注),博山县委书记李东鲁调集1个营的兵力,配合主力部队,从下庄区、池峰区向博山城逼近,经过7天的战斗先后攻克了北博山、洪山口、石马、蛟龙、源泉、崮山等日军据点,全歼了二郎山(在源泉)守敌。后会师于八陡,占领了黄家大洼(黑山)随后配合部队于8月23日解放博山城。”

孙悦欣主编《博山地方武装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12)完全沿用了这种说法,“1945年8月上旬(实际应是8月中旬鬼子宣布投降以后——作者注),博山县委书记李东鲁调集1个营的兵力,配主力部队,从下庄区、池峰区向博山城逼近,经过7天的战斗,先后攻克了北博山、洪山口、石马、蛟龙、源泉、崮山等日军据点,全歼了二郎山(在源泉)守敌。后会师于八陡,占领了黄家大洼(黑山)。随后配合部队于8月23日解放博山城。”

综合《中共博山地方史》(第一卷)等史志材料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颁布诏书,宣布投降。8月16日,日军大本营发布命令,要求日军各部停止进攻作战、停止战斗行动,驻博山南部山区各据点的鬼子接到命令,匆忙丢下伪军向博山城区集中。同日,驻博山城区日军菊池部队两个中队,拒绝向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投降,组织了两个中队300余人和全部日侨,向张店撤退。8月17日,博山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博山县地方武装兵分两路由池冯区、下庄区向博城进发。8月18日下午,在得知增援日军(驻八陡日军两个班)被截击后,日军驻源泉分遣队(驻二郎山据点)投降。与此同时,博山县大队、区中队先后袭取了石马、北博山、蛟龙等日伪军据点。故,西石马据点撤逃时间应是八月中旬而非上旬。

 


浏览:1972次

评论回复
  • 卧游斋主

    2021-08-31 卧游斋主

    最近,搜集到《博山县地图》一套。其中,1944年的一幅地图显示:西石马据点,桥东村内既有日军据点也有伪军据点,桥西、王家岭或杏山附近有伪军据点。

最新来访
  • 卧游斋主
    卧游斋主
  • 爽鸠
    爽鸠
  • 一起听风
    一起听风
  • 完达山小老虎
    完达山小老虎
  • 劈山
    劈山
  • 孟新生
    孟新生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