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文化消费热预示文化产业具有逆市增长趋势(文/邢光)

星光 发表于2019-12-24 22:40:22

由美国金融风暴引发的、影响到全球实体经济的经济危机或萧条,不由在人们心头笼罩了一片阴影。然而,似乎却丝毫未挡住中国传统习俗牛年春节人们文化娱乐消费热、旅游热的势头,多项信息数据表明,牛年春节全国各地电影市场、舞台演出市场、旅游市场火爆。报载:元旦前夕,影片《梅兰芳》热映,北京观众到万达影城打算买票看电影,但见熙熙攘攘,人潮如涌,十几个放映厅电影场次排得满满当当,要想看恐怕得排两小时,知难而退,又不甘心,次日正逢周末,又到西单大悦影城,排队一个小时,终于得票一张,坐进影厅。

因而,有专家在报刊著文,借鉴美、日、韩等国在经历历次经济危机中均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爆发期的历史经验,预测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中具有逆市增长趋势,而中国亦将无例外。专家揭示,这是因为文化娱乐可以给经济震荡中的人们精神的安顿、慰藉与希望。而从文化艺术生产角度看,非常时期亦可激发出更多新的内容灵感与丰富的形式创新。专家的推断既进一步说明文化的功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将愈益重要,同时也符合文化艺术生产的规律性。这一论断确实令人耳目一新,甚而如同注入兴奋剂让人有为之一振之感。

专家举例分析说:美国文化产业在一次次经济危机中遇挫愈勇,尤以百老汇和好莱坞为代表的演艺、影视业往往成为萧条时期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成为普通美国人精神与梦想的救助站与孵化器。在那个年代,美国东海岸的百老汇和西海岸的好莱坞双星辉映,创造了美国娱乐业的巨大繁荣,同时也为美国走出经济大萧条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美国人即使领取救济、节衣缩食,也要挤出几个铜板,走进剧院,涌入电影院,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快乐、生存的温暖与希望。也正是在那个年代,美国涌现出了大量艺术经典作品,比如卓别林的小人物影片,诙谐有趣的“猫和老鼠”,“微笑天使”秀兰邓波儿主演的电影等,成为美国人逃避现实的“疗伤”良药。文化的繁荣给美国人带来了信心和希望,文化的发展造就了后来被津津乐道的所谓“美国精神”。当年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说:“只要我们有邓波儿,我们的国家就会没事。”

在美国经济最糟糕的1929年,借助演艺业繁荣的局面,好莱坞顺势举行了第一届奥斯卡颁奖礼,成为迄今在影响力和商业效益方面最成功的电影节庆活动之一。在2008年拉斯维加斯的国际大型综合电影业博览会Sho-West展会上,美国影院业联合会主席菲西安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遭遇了7次经济不景气。但是在这7次里头,有多达5次,电影票房反而强烈地攀升上去。”

而在中国,2008年底,随着《梅兰芳》、《非诚勿扰》等贺岁大片的接连上映,截至12月31日,中国2008年全年电影票房攀升到创纪录的42.15亿元,比2007年增长8.88亿元,首次跻身全球电影市场前10名。而可喜可贺的是,国产影片票房达到25.63亿元,再度压倒引进片,贡献率占总票房收入的60%以上,《赤壁(上)》破3亿票房独占鳌头。湖北的电影票房2008年也漂升到2亿元之巨(九十年代前半期,湖北全省电影票房约1.3亿元)。

说到中国电影,难以忘却八十年代中后期,它曾仿佛旋转在怪圈之中:全国电影观众由七十年代末的293亿人次降至九十年代初的144亿人次。观众减了,但提高了票价,票房尚未减少,仍闪耀着一道迷幻的光环。然而,刚一步入1992年,中国电影积聚起来的辉煌即刻消失,电影收入大幅滑坡,一发而不可收。全国前6个月电影片租(发行)收入减少了9750万元,票房收入减少近2亿元。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从延安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后,曾有过几十年的黄金时期。而随着电子视频技术及电视传播业的迅猛发展,它也同其它发达国家电影业一样,步入与电视业及多重文化相持、竞争的阶段。八十年代中以来,全国电影观众逐年大幅度下降,城市观众从最高的年90亿人次下降到40余亿人次,票房收入锐减。电影人一度对电影业前景忧心忡忡。

但是,由于电影至少在两个方面的优势而成为不可被取代的综合艺术门类,也因而能够成为经济萧条时期逆市增长的文化产业的代表性文化艺术门类。

一是其艺术与工业技术乃至高科技的高度融合性。一百年前,被世人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在法国诞生了。在它的发明阶段,它还只是一种“光、影”技术,尔后,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发展成为电影工业、电影艺术。之后,无论从技术或艺术上,它经历和完成了一次次飞跃。今天,当我们面对那绚丽斑澜的银幕,我们由衷地慨叹电影百年的辉煌。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世界电影艺术始终与人类进步的主流同步和交相辉映,这一重要特征令我们为那些经久不衰的中外优秀经典名片而惊叹,其以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体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建构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元素;我们更不会忘记那许多杰出的导演、摄影、美工艺术家们,他们是如何创造和丰富了“蒙太奇”理论,“长镜头”理论等,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具有独特形式又色彩纷呈的综合艺术;那些天才的表演艺术家们,他们用整个身心投入银幕形象,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生活,认识人生。

电影艺术、技术的优越性更是显而易见。电影银幕的画面容量,电影的景深镜头及影院的音响和设施条件等是其它艺术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如现代光学镜头和胶片性能可以保证电影摄影机在大多数自然光条件下进行拍摄,特别是大全景、长镜头、拍摄夜景,一定能使观众看到更丰富的明暗层次和细微的色彩调子变化。当今,电脑技术应用到电影摄制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特技效果。一批新技术电影形式问世,如球幕、环幕、震(动)感、立体声电影,开阔了电影观众的视野,丰富了观众的听觉享受,使电影这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魅力无穷。可以说,当代电影艺术已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或凤凰涅盘式的新生,已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

二是尤其是今天,我们更应该十分清晰地看到和认识到电影所具有的特殊和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电影是一种很多人聚到一起来共同欣赏的艺术,它会产生特有的剧场效应,能在感觉、情绪、心理上更为有效地产生艺术感染力和感化效果。“一九七五年,可供在客厅里观看的投影电视发明之后,阿瑟•利特尔发表了一篇报告,指出到一九八0年,美国就几乎不会再有电影院了。他们所不理解的就是这种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问题。人们到电影院去并非只为了看电影,他们到电影院去是为了和二百个其他的人在一起,一起哭,一起笑。他们把这看成是一件大事”([美]约翰•奈斯比特著《大趋势》第45页)。美国未来学家甚至揭示出看电影已不限于教化与娱乐功能而变为人们交际的必须,因为当人际关系相对疏离时,人们便会渴望聚合与交流,电影院则是一绝好去处。电影在美国,从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观众减少了75%,但并衰亡。奈斯比特在他1982年写的《大趋势》一书中深入分析道:“我们引进社会的技术越多,人们就越愿意往一块聚集,越希望和其他人在一起,例如:上电影院、参加摇滚音乐会、上街购物等等”,因而电影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社会功用是不可替代的,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门类,它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前电影行业实施的在全国农村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数字电影)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虽然已非传统意义上的胶片电影放映,而且是在广播电视村村通惠民(文化民生)工程已大部实现的情况下,国家及地方财政依然投入相应财力做如此锦上添花的惠民实事,不难看出这正是一种让人们聚集起来交流情感、建设和谐农村、和谐社会的政治意图与举错。当然,这无疑也为电影(含电子摄像机拍摄的“电视电影”)的创造生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市场前景。同时,也借以保护了民族电影工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这似乎也进一步旁证了专家所说的韩国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一跃成为全球文化产业强国,最重要的便是其影视等文化产品的内容、资金及市场消费的高度本土化。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好莱坞电影占据了韩国电影8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随着金融危机中韩国财阀垄断韩国电影业局面在一两个月之内的瓦解,韩国大大小小以好莱坞方式运作的独立制片公司涌现出来,这些新生的制片公司每年均可拍出好几部影片在全国发行。而随着文化创意产业链在韩国日渐成熟,各类中介服务及有效的投融资市场使本土导演、明星投拍大制作的本土题材电影成为可能,而且形成了良性的竞争机制。1999年青年导演姜帝圭自编自导韩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以朝鲜半岛战争为题材的大片《生死谍变》,耗资350万美元,而最后的票房、录像带和出口三项总收入超过了3500万美元,首破由《泰坦尼克号》创下的韩国最高电影票房纪录。从此,韩国本土电影的票房成绩不断提升,到2004年本土电影的票房比重达到了62%。

当然,从理论角度细述电影与文化消费热及文化产业逆市增长趋势,还关乎国民收入基尼系数对公众文化消费影响等诸关系。总之,当前情况下,专家认为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在特殊时期会表现为非均衡状态。尤其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的调整萧条时期,人们的物质消费会抑制,而精神消费会膨胀。人们需要通过娱乐来缓解精神压力,需要通过对现实的反思与生活方式的反思来调整心态,通过文化艺术对未来的描述来增加希望、增强信心。虽然经济萧条也会带来文化投资的压缩,但同样会促进成本低但内容更富创意的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从而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增强对民众文化消费的吸引力。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必将给文化产业逆市增长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就要看业内外人士、投资者如何作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了!

浏览:933次

评论回复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