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之侧 耳听天籁 |《浦东史诗》•上海之巅朗读会在“上海中心”举行

星光 发表于2020-03-31 22:35:18

image001.jpg

上海广播电视台“侧耳”团队主播邢航朗诵

 这里,是上海人看这个世界、追求自我完美,实现自我理想、抵达自我境界的一个地方。

“上海中心”大厦126层“巅峰632”空间,垂直高度583.4米。4月20日,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浦东史诗》•上海之巅朗读会在“上海中心”举行。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浦东史诗》作者何建明及侧耳团队主播为现场读者共同品读讴歌时代的佳作,共同回顾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和浦东开发开放精神,共同展望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美好愿景。

《浦东史诗》•上海之巅朗读会上,长篇报告文学《浦东史诗》作者、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第一个登台。“在写这部作品时,我就希望它能达到一定高度,因为上海是一座有高度的城市。”何建明感慨,“感谢上海人民给了我这个书写和朗读的机会。”

 image002.jpg

上海广播电视台“侧耳”团队主播印海蓉、施琰、陶淳、王幸、朱亚南、臧熹、雷小雪、叶子龙、邢航的朗诵,让听众置身于作家对场景与感受生动的记录里——“当东方明珠放射光芒、金茂大厦披着金光闪亮登场、环球金融中心以势不可挡的强大力量脱颖而出之后,上海人和全国人民,当然还有关注中国每一次进步与发展细节的世界各种目光,都发现浦东还有一个更加绚丽夺目、美轮美奂、无法比拟的更高地标建筑——“上海中心”大厦正在悄然“蹿”起.......天!真的是天就在我眼前,我就在天的面前之感”;也随着作家的思绪陷入思考——“浦东设计者们从一开始就注意到绝对不能以‘高’来取胜、取美。然而,他们的心中也有一个强烈的愿望:一定的高是必须的;高而时尚、高而现代、高而具有传统文化元素,才是真正的符合中国国情和上海市情之美。……天,就是我们自己。天,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我终于明白了上海人为什么将最高的摩天大厦称之为‘上海中心’。因为这里,是上海人看这个世界、追求自我完美,实现自我理想、抵达自我境界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通达地心,连至天际,也就触及着我们自己的心灵,以及心灵淬出的世界……”

 image003.jpg

image004.jpg

施琰、朱亚南、印海蓉、雷小雪、王幸(从左到右)

 image005.jpg

邢航朗诵

 image006.jpg

印海蓉朗诵

 “上海中心”代表浦东的高度,代表上海的高度,也代表中国的高度。朗读会在“上海中心”最高层——“天眼”所在的上海慧眼艺术空间举行,何建明为现场读者朗读了书中的部分篇章,印海蓉、施琰、陶淳、王幸、朱亚南、臧熹、雷小雪、叶子龙、邢航等侧耳团队主播以天籁之声对《浦东史诗》进行了再创作。上海新闻出版界、文学创作界、社会宣传界在中国高度、上海之巅共同唱响“浦东史诗”篇章,共同发出“浦东史诗”之声,以全新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上海精彩、记录浦东新貌、表明前进决心。

活动拉开了上海新闻出版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的序幕。

image007.jpg 

何建明,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物,博士生导师。

何建明是当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其作品具有宏大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善于站在比较高的层面审视社会、历史和时代,挖掘和记录社会发展过程中与人民群众生活和命运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五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四次获得“徐迟报告文学奖”。

代表作有《那山,那水》《爆炸现场》《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国家》《忠诚与背叛》《部长与国家》《生命第一》《为了弱者的尊严》《我的天堂》《根本利益》《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等。30余年来出版40余部文学著作,改编成电影电视8部,作品被翻译到十几个国家。

 image008.jpg

《浦东史诗》不仅全面再现了浦东开发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更生动提炼了浦东建设者大气磅礴的家国情怀;不仅真实再现了浦东开发开放“应运而生”的历史机遇,更生动书写了浦东开发开放“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这样一部“史”“诗”结合,凝聚着作家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直面当下、讴歌时代、弘扬改革开放的重大现实题材作品,既是当代浦东的创业史,更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史,代表了当下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的新高度。《浦东史诗》出版后,社会反响热烈,入选新华社盘点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图书”、“中国好书”月度榜单、《作家文摘》“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等重要书单。

  image009.jpg

image010.jpg

image011.jpg

image012.jpg

image013.jpg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敏为何建明送上纪念品。

 image014.jpg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胡炜为《侧耳》工作室送上纪念品

 image015.jpg

朗读会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浦东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主办,上海文艺出版社、浦东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侧耳工作室承办。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第一批奔赴浦东建设前线的有关老领导、浦东开发开放建设者代表,本市新闻出版界、文学创作界、社会宣传界及市民读者代表近百人出席活动。上海市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胡炜,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敏,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高韵斐,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王岚,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监事长滕俊杰,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秘书长马文运,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孙甘露,浦东新区文化体育与旅游局局长黄玮,“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顾建平,上海由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山青峰等相关单位领导出席活动。

 image016.jpg

上海之巅,一场“与天对话”的朗读会,永远进行时的改革诗篇

文化观澜 2019-04-20.

《浦东史诗》•上海之巅朗读会上,长篇报告文学《浦东史诗》作者、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是第一个登台的:“在写这部作品时,我就希望它能达到一定高度,因为上海是一座有高度的城市。”何建明感慨,“感谢上海人民给了我这个书写和朗读的机会。”

“可以这么说:人一生大多数的日子都是很随意的,但就是这些很随意中的某个日子,极有可能改变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半个多世纪前,当我从惊魂中醒来的时候,所触摸到的浦东大地是陌生、冰冷和贫瘠的,以及面临死亡的惊悚......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本来并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但就是因为这一天,我第一次乘着美丽的游轮,在黄浦江上重新观望那片给予了我生命的浦东大地时,竟然完全着迷,并且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何建明朗读的是一段创作日记,命名为“我的痴迷与泪水”。

时间倒回一年前的3月,那是何建明接受委约来沪采访的第一天,作家记录下了这天的城市温度。“白天的上海异常晴朗与温暖,明媚春光下的浦江两岸,那种美丽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形容,甚至会让人想用跪拜的方式,来向这个城市、这个时代和我们伟大的国家致敬,但似乎即便如此,仍不能彻底释怀内心的情感。”傍晚,少有的一阵阵春雷响彻黄浦江的上空,“我仿佛听到一个伟人的声音在天际回荡”——“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当作家特意用四川口音读到最后一句,全场听众用掌声表达着,与那个场景下的创作者同心一气,感受到同等冲击与召唤的心声。

 创作《浦东史诗》,作者何建明查阅了逾千万字材料和文献档案,采访上百位浦东开发开放亲历者,实地探访浦东城乡和现代化建设火热现场。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顾建平对作家多次来访的情景记忆犹新,那些深入交流的细节最后呈现为《浦东史诗》第四章“地标之美”中的“与天对话,我是‘中心’”一节,“作家饱含深情的描述让我这个上海中心的亲历者都深深动容”。在顾建平看来,上海中心就处于浦东,它的成长是浦东开发开放的缩影。坐上急速攀升的电梯,登上上海中心大厦观光层俯瞰整座城市之前,排队等待的世界各国游客都会观看到一部短片,讲述“上海成长的天际线”。“1840年开始,上海城市的天际线在不断长高,特别是浦东,从一片滩涂,农田低舍,到摩天大楼不断拔地而起,直到上海中心定格上海天际线的最高点,这一过程见证了浦东开发开放的辉煌。”顾建平说,建筑所展示的不仅是技术的高度,更包括城市精神的厚度和人文的温度,就像上海中心大厦不仅以“垂直的城市”自诩,更要成为“垂直的人文艺术中心”。

作家在《浦东史诗》中描述城市地标,朗诵,让听众置身于作家对场景与感受生动的记录里——“当东方明珠放射光芒、金茂大厦披着金光闪亮登场、环球金融中心以势不可挡的强大力量脱颖而出之后,上海人和全国人民,当然还有关注中国每一次进步与发展细节的世界各种目光,都发现浦东还有一个更加绚丽夺目、美轮美奂、无法比拟的更高地标建筑——上海中心大厦正在悄然“蹿”起.......天!真的是天就在我眼前,我就在天的面前之感”;“浦东设计者们从一开始就注意到绝对不能以‘高’来取胜、取美。然而,他们的心中也有一个强烈的愿望:一定的高是必须的;高而时尚、高而现代、高而具有传统文化元素,才是真正的符合中国国情和上海市情之美。……天,就是我们自己。天,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我终于明白了上海人为什么将最高的摩天大厦称之为‘上海中心’。因为这里,是上海人看这个世界、追求自我完美,实现自我理想、抵达自我境界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通达地心,连至天际,也就触及着我们自己的心灵,以及心灵淬出的世界……”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朗读会台下,有第一批奔赴浦东建设前线和浦东开发开放的建设者代表,上海新闻出版界、文学创作界和市民读者代表,聆听朗读会的千言万语都浓缩成前进的号角。当“侧耳”主播们朗诵到尾声:“上海——我们中华民族全体人民迈向强盛的一种姿态的开始和准备!这才是浦东开发开放的精神实质、目的所在;这才是邓小平生前甩向世界的最后一张 “中国王牌”;这才是上海人为走向世界舞台中心而打造的不沉的航母,是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中心最精彩的展现;这才是 “上海” ——如上海人说的“上路”一样的准确语意: 向大海的远方前进!”掌声经久不息。

栏目主编:施晨露文字编辑:施晨露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image017.jpg

浏览:1988次

评论回复
首页
检索
我的